(三)城市的发展与资源配置和产业结构的变化紧密相联。城市的建立与发展往往同资源配置和交通运输条件有关。工业革命之后,在开发和利用本国资源过程中,德国西部和南部尤其是鲁尔区和洛林--阿尔萨斯区大批以采矿冶炼为主的城市,如杜塞尔道夫、多特蒙德、亚琛、埃森、杜伊斯堡等城市迅速发展。因那里的煤、钢铁资源很丰富。人们往往把这些城市称为工矿城市。地处内河航运、铁路运输或海运枢纽地区的法兰克福(美茵河畔)、莱比锡、慕尼黑、汉堡等成为集工业、商业、科技、金融为一体的多功能城市。在这些城市里,机器制造、化工业等新兴产业有了较大的发展。在大力发展新兴产业的同时,德国的一些拥有雄厚实力的传统产业,如纺织业迅速得以改造,向机械化转变。布勒斯劳和开姆尼茨很快成为当时德国的现代化纺织业城市,由于资源配置合理、交通运输业发达,产业结构发生了变化,城市的第二产业和服务性行业也发展得比较快。城市化进程中,产业结构、资源配置与城市发展紧密联在一起,共同推动德国经济均衡稳定地发展。 (四)德国城市化进程中,人口流动呈波浪式状态,二者之间互为影响,并有互补作用。在城市化进程中,德国向国外移民逐步减少,国内人口流动不断加快,尤其在城市化第三阶段,即城市发展的极大繁荣时期,德国城市包括大中城市人口增加得很快。增加的人口主要来自农村多余劳动力向工业和城市的转移流动潮。1800年德国1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只有2个,到1850年就有4个,到1910年除柏林、汉堡、慕尼黑外,科伦、莱比锡、德累斯顿等人口发展得也很快,1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已经有45个。〔10〕1880年-1912年5万人口以上的城市由41个增加到94 个,人口由530万增加到1770万。〔11〕 德国八大城市人口增长〔12〕 城市1870 1900 1910 柏林 7744981888313 2071907 布勒斯劳 207997 428517 517367 科隆 200312 469272 600304 埃森99887 290208 410392 法兰克福(美茵河畔) 126095 314026 414576 汉堡308446 721774 953103 莱比锡 177818 519726 644644 慕尼黑 440886 659392 665266 城市人口的增加与变化反映了劳动力转移的情况。1871年后,德国大城市发展,人口增加得多,说明城市化的第三阶段也是农村人口流动的高潮时期。 农村人口与城镇人口的变化〔13〕 年代 总数农村人口% 城镇人口% 1871 41059000 63.936.1 1880 45234000 58.641.4 1890 49428000 57.542.5 1900 56367000 45.654.4 1910 64926000 40.060.0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