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1939年斯大林“联盗防贼”的外交(5)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外交学院学报》 霜木 参加讨论

莫洛托夫并不急德国之所急,也未直接反对德方解决政治关系的秘密协议的方案,而巧妙地作了引导性和启发性的外交暗示。8月7日,莫洛托夫回电指示阿斯达霍夫,指出在纯属贷款-贸易性质的条约中不便包括改善政治关系的内容。“这不合乎逻辑”,这将意味着此前“不应有的、不能理解的疏忽”。莫洛托夫指出:“在签订贸易协定时附加秘密协议的建议是不合适的”。(注:阿·崩达连科等编辑:《危机的一年1938-1939》,莫斯科政治出版社,1994,第二卷,第178-180页。)
    随后几天在柏林的双边交涉中,德国最终提出了加速双边谈判进程的重要交易条件:以苏放弃与英法军事协定换取东欧的战略利益。
    8月8日,苏驻柏林临时代办阿斯达霍夫电报莫洛托夫会谈情况并提出与日后历史事实相近的分析与感觉:德国方面试图在东欧领土方面与苏联作交易,而关此的谈判“只有在没有英法苏军事政治协定的基础上”进行。临时代办切中地推测到德国此目的在于使苏联在德波战争中保持中立。(注:阿·崩达连科等编辑:《危机的一年1938-1939》,莫斯科政治出版社,1994,第二卷,第182-183页。)
    8月10日,阿斯达霍夫向国内报告,什努列从里宾特洛甫那里回来后,与阿斯达霍夫会谈两国政治关系问题。德国方面非常关心苏联对波兰问题的态度。德国方面已经估计到德波之间可能发生战争。苏联对此的态度对于德国政府来说“很重要”。什努列不掩饰对苏英法三方谈判的不满,指出与英签订协议对于同德国谈判来说是不利的。(注:阿·崩达连科等编辑:《危机的一年1938-1939》,莫斯科政治出版社,1994,第二卷,第184页。)
    对于德国的条件,莫洛托夫立即作出反应。8月11日,莫洛托夫回电阿斯达霍夫,对于后者8月8日电中所列德国提出的会谈要点,苏联政府感兴趣,并表示从贸易贷款协定转到其他问题需要准备过程和某些过渡阶段,提议谈判地点在莫斯科。(注:阿·崩达连科等编辑:《危机的一年1938-1939》,莫斯科政治出版社,1994,第二卷,第185-186页。)
    8月12日,阿斯达霍夫回电莫洛托夫,告知已经将后者意思转达什努列。临时代办分析德国方面对苏联答复的反应。他认为,德国显然不愿意耽搁于关于新闻、文化方面的谈判,而急于直接进行领土-政治方面的谈判,以便放手与波兰的冲突。同时,德国方面为阻止苏联与英法之间的军事谈判,作出了半年前不能作出的让步:放弃波罗的海、比萨拉比亚以及东波兰,只求得苏联方面许诺不干涉德波冲突。临时代办暗示不妨利用德国的这种心理。(注:阿·崩达连科等编辑:《危机的一年1938-1939》,莫斯科政治出版社,1994,第二卷,第187-188页。)同日,阿斯达霍夫再次电告莫洛托夫,根据德国国内情况判断德国与波兰的冲突已经近在眼前。(注:阿·崩达连科等编辑:《危机的一年1938-1939》,莫斯科政治出版社,1994,第二卷,第209页。)
    8月13日,阿斯达霍夫电告国内,里宾特洛甫电话以及什努列面谈表示德国政府希望尽快进行改善两国关系的谈判,同意谈判地点在莫斯科,并拟派遣以德国法学科学院弗兰卡为首的代表团前往莫斯科谈判,这样可以避免所不希望的轰动,(注:格·温伯格:《希特勒德国的对外政策》(下编),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805页。)然而,为了加紧侵波战争的外交准备,希特勒于第二天决定他所称的“俾斯麦以来欧洲最佳外交部长”里宾特洛甫亲往莫斯科谈判。(注:谢缅·拉特金:《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秘密》,明斯克,1995年,第303-304页。)
    至此,苏德双方谈判的实质和关键问题已经提出,何去何从,有待最终决定。
    斯大林决定与希特勒联手
    1939年8月中旬,苏联政府显然开始考虑启动与德国联手的实际步骤。苏联对德国仍坚持争取避免卷入战争、获取最大实际利益的外交方略,在与德国交涉中,确保实现贸易和贷款协定,签订互不侵犯条约,在此基础上,不反对甚至希望在利益范围上的讨价还价。由于苏联开始考虑启动“与强盗联手防贼”的外交策略,希特勒急不可待的苏德谈判进展迅速。两国谈判的主场从开初的柏林的苏联代表与德国外交部转到莫斯科德国大使与苏联外交部。
    8月14日,里宾特洛甫明确指示舒伦堡对苏谈判的6点纲领,并提出了向苏方传递这6点意见时的具体步骤与要求:将此指示口头向莫洛托夫宣读,而不书面递交;争取面交斯大林。(注:阿·崩达连科等编辑:《危机的一年1938-1939》,莫斯科政治出版社,1994,第二卷,第229-233页。)
    8月15日,莫洛托夫与舒伦堡在莫斯科进行了晤谈。莫洛托夫提及德国能否谈判两国互不侵犯条约问题。舒伦堡表示将向国内报告此问题。舒伦堡向莫洛托夫递交了备忘录。备忘录包含6个要点:(1)德苏之间在世界观上的矛盾是此前两国相互敌对的唯一原因。目前,世界观方面的不同并不排除两个国家之间明智关系以及友好合作的可能。(2)德苏之间没有实际的利害冲突,包括在生存空间方面。(3)德苏关系处于历史转折点上。(4)两国之间因意识形态不同形成的不睦与相互不信任不可能一下子清除,但德国人民对苏联人民一直怀有好感。(5)两国根据各自的经验认为西方资本主义民主是两国不可调和的敌人。西方通过签订条约而使苏联参与对德国的战争,1914年战争使俄国遭受极坏的后果。(6)英国政府引起了德波关系紧张。最后,备忘录指出,由于一般外交途径进展比较缓慢,德国外长里宾特洛甫准备近期前往莫斯科以便代表德国元首向斯大林先生阐述元首的意见。(注:阿·崩达连科等编辑:《危机的一年1938-1939》,莫斯科政治出版社,1994,第二卷,第806页。)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