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努帝穆德咒”刍议(2)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古代文明》 拱玉书 参加讨论

我们知道,从公元前3500年起(大致相当于考古学上的乌鲁克V),苏美尔人就以乌鲁克为中心建立了国家,后来创造了文字,把人类历史上第一个高度发达的文明固定在人类的记忆中。总体说来,乌鲁克时期是个国泰民安、天下太平的盛世,出现三个著名国王,恩美卡、卢伽勒班达(Lugalbanda)和吉勒伽美什(Gilgame),他们都成为后世君王的典范。这个时代大有孔子说的“大道之行”、“三代之英”、“天下为公”(《礼记·礼运》)的味道。依我拙见,孔子讲的大同与小康并不是社会发展的两个阶段,而是社会的两种状态,一个是理想状态,一个是严酷现实。乌鲁克时期兼具大同与小康的特点。这个时期出现了建筑规模相当大的神庙,说明已经出现高度统一的宗教意识,也说明人们重视仪式(礼仪);这个时期出现了大量的艺术品,几乎都属于宗教题材或农耕、畜牧题材,说明这个时期是相对和平的时期;属于这个时期的“人表”罗列了百余种职业,说明社会分工详细,社会形态发达,人民各有所司,各有所养;属于该时期的“容器表”,罗列了120余种不同容器,说明人们的物资生活极其丰富。总之,无论考察考古材料,还是阅读文献材料,似乎都可以看到,这个时期是个“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的时代,是国泰民安的理想时代。不仅如此,当时的乌鲁克是人类文明的中心,对周边世界产生了极大影响,推动了周边世界的文明进程。本文讨论的“努帝穆德咒”和包含此“咒”的史诗是苏美尔人的作品,其中反映的国泰民安、太平盛世都是苏美尔人的心理反射。毋庸置疑,苏美尔人创造这样的史诗不仅仅是为苏美尔历史上类似“禹、汤、文、武、成王、周公”这样的君王歌功颂德,更是为了彰显苏美尔文化的优越性。
    了解了乌鲁克时期的特点,也就了解了本文认为“努帝穆德咒”第二段高度概括了乌鲁克时期主要特点的理由。《恩美卡与阿腊塔王》成文于乌尔第三王朝时期(约公元前2100-前2000年)。舒布尔国、哈马兹国、苏美尔、阿卡德和阿摩利特代表了乌尔第三王朝时期地理上的“四方”(即宇宙)概念,普天之下莫大于此。“普天之下,人民康而乐。对恩里勒神,都把一种语言说”,盛世盛况一言蔽之。诚然,史诗并未交代这种天下太平的盛世出现在何时。本文认为此盛世非乌鲁克时期莫属,一是由于乌鲁克时期堪称苏美尔历史上第一个盛世;二是由于“努帝穆德咒”中描述的“主相争,君相争,王相争”的时代符合早王朝时期的特点,而早王朝时期是乌鲁克时期之后的天下大乱的时期。(36)那么,在乌鲁克时期之前,就是那个“既无蛇,亦无蝎……无恐惧,无惊慌,人类无对手方”的时代了。乍看起来,谁都会觉得这里描绘的是一个没有猛兽危害人类、人们过着无恐无惧生活的远古美好时代,用克莱默等学者的话说就是苏美尔人心中的天堂,是人类历史上的“黄金时代”。但从苏美尔语的一连串否定句中可以看出,这里描绘的是一个除了人类(当然还有创造人类的神)什么都不存在的时代。依我拙见,从神话角度看,这个时代相当于巴比伦创世神话中描述的、人类刚刚诞生的时代。那时虽然没有疾病和饥荒,但人类必须为众神劳作,苦不堪言。(37)因此,这个时代算不上人类的“黄金时代”。从历史角度看,这个无恐无争的时代,充其量是个“人民少而财有余,故民不争”(韩非子:《五蠹》)的时代,也算不得人类的天堂。所以,可以肯定,苏美尔人所言的全无时代不是天堂,不是“黄金时代”,而是一个无从考稽的、因此也说不清楚的时代,相当于中国古人说的“上古之世”,用现代史学名称言之即“史前”。
    类似上述关于全无时代的描述,在苏美尔文学作品中还可见到。这些段落亦常被学者们视为苏美尔人天堂主题的代表。“恩基与宁胡尔桑”(Enki and )的第11行至28行这样写道:
    克莱默将其释为苏美尔人的“天堂神话”,(39)阿斯特认为,这绝不是天堂,而“是一个连生命中不可或缺的水都没的未知世界。”(40)在我看来,这里描述的情景与“既无蛇,亦无蝎……”异曲同工,一连串否定不是言好,而是言无,所以这里描述的也是个全无时代,一个无从考稽的、因此也说不清楚的“上古之世”。
    在所谓的“埃瑞都创世记”(The Eridu Genesis)中有这样的描述:
    雅各布森认为这里描述了两种对立的情景,前半段(3-10行)描述了人类之初经历的苦难,后半段(11-15行)是值得称赞的事实。(42)尽管如此,人类的生存状况仍然很苦,所以,“埃瑞都创世记”接下来描述了母神指引人类创造城市和选择国王的情况。(43)如果残损严重的“埃瑞都创世记”的叙事顺序像雅各布森复原的那样,我们就更有理由把不同神话中描述的全无时代视为史前时代,因为“埃瑞都创世记”在描述全无时代时,在“亦无恐惧与惊慌”之后,提到了“国王”,按照这里的叙述模式,应该复原为“无国王”,(44)而继这个全无时代之后,就是建立城市(国家)、建立礼仪制度的时代。人类历史的两个阶段--史前与有史,即野蛮与文明--在此一目了然。
    二、如何解释君王们相互争斗与语言的变乱和统一?
    “努帝穆德咒”的第三段(147-155行)在句法上很难解释,(45)但表达的意思基本清楚。第一、王侯将相相互攻伐,即“主相争,君相争,王相争”;第二、恩基变乱了语言,使语言不再统一,即“(恩基)创造了多种语言”;第三、恩基后来又统一了人类的语言,即“(后来又)将其在(人们的)口中改变,统一了人类语言。”
    “努帝穆德咒”在叙述“主相争,君相争,王相争”的历史时用了三个关键词,即“主”(en)、“君”(nun)和“王”(lugal),原文这样写道:a-da-en a-da-nun a-da-lugal。a-da是a-da-mìn的缩写,在辞书文献中对应阿卡德语的 tēsētu“争斗、争夺”。在辞书文献中tēsētu有多种写法,其中三种显然与“努帝穆德咒”有关。这三种写法是1)EN×EN、(46)2)NUN×NUN、(47)3)LUGAL×LUGAL。(48)在另一个辞书文献中有这样的排列:a-da-mìn、a-da-en、a-da-lugal-e。(49)这些例子说明,“努帝穆德咒”中讲到的“主相争,君相争,王相争”不仅影响了辞书文献中词条的排列顺序,而且影响到文字的创造,EN×EN、NUN×NUN 和LUGAL×LUGAL 显然是在文学传统影响下创造的文字,也是用文字的形体形象体现“主相争,君相争,王相争”时代特点的绝好证据。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