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世界历史视野中的亚细亚生产方式(7)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中国社会科学》 涂成林 参加讨论

(44)高军:《中国社会性质问题论战(资料选辑)》上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1页。
    (45)杜衎:《诗书时代的社会变革与其思想上的反映》(续),《东方杂志》1929年第11号,第54页。
    (46)吕振羽:《史前期中国社会研究》,北平:人文书店,1934年,第16页。
    (47)翦伯赞:《历史哲学教程》,北平:新中国书局,1949年,第183页。
    (48)杜畏之:《古代中国研究批判引论》,《读书杂志》1932年第2-3期,第20、21页。
    (49)参见翦伯赞:《历史哲学教程》,第179页。
    (50)参见胡秋原:《亚细亚生产方式与专制主义》,王礼锡、陆晶清编:《中国社会史论战》第3-4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0年,第225页。
    (51)“中国的农业经济与土地关系,不但和现代资本主义的欧美不同,并且和欧洲中世纪时代(资本主义前期)的土地关系也不同。这种差异的最重要的前提,实在就是中国生产之自然界的环境与中国历史发展之特殊条件……造成中国这样的社会经济制度--就是马克思列宁所称为‘亚洲式的生产方法’制度。中国如此之多的小农经济,实际上不相关联,可是中国很早便有貌似统一的国家政权,这种国家政权的物质基础之一,便是人工灌溉。中国官僚制度的作用向来非常之大,这个原因便在于此……此后经过很长期的无政府状态,经过非常残酷的阶级战斗,然后最终的形成所谓亚洲式的生产方法。中国的国家用从细小的许多诸侯采邑变成亚洲式的专制政权,有极发达的官僚制度。农业与农民的家庭工业(纺织等)相联结,又使亚洲式的生产方法有很大的内部稳定的状态……过渡于新的生产方法,发展全国的生产力,农业技术的进于更高的阶段,在现时都阻碍于这旧社会制度的遗毒”。(参见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集》第3册,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第489-491页)(52)“中国封建制度的历史发展之特殊情形,和西欧封建制度有许多差异:中国以前的国家封建制度(所谓国有土地)与地主私有土地制度同时并存,这两种制度互相斗争。然而根本的事实并不因此而变更,这个根本事实,就是现在的中国经济政治制度,的确应当规定为半封建制度--现时这种制度过渡到资本主义的条件之下。凡是上述的那些中国经济的特点,土地关系的特点,很明显的是半封建制度。如果因为现代中国社会经济制度,以及农村经济,完全是从亚洲式生产方法进于资本主义之过渡的制度,那是错误的。亚洲式的生产方法底最主要的特点是:(一)没有土地私有制度。(二)国家指导巨大的社会工程之建设(尤其是水利河道),这是形成集权的中央政府统治一般小生产者的组织(家族公产社或农村公产社)之物质的基础。(三)公社制度之巩固地存在(这种制度根据于工业与农业经过家庭而相结合的现象)。这些条件,尤其是第一个条件,是和中国的实际情形相反的。”(参见中央档案馆编:《中国共产党第二次至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238页)(53)吕振羽:《中国社会史诸问题》,上海:华东人民出版社,1954年,第62页。
    (54)参见吕振羽、翦伯赞等:《中国历史论集》,厦门:东方出版社,1945年,第186页。
    (5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471页。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