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①黑格尔:《历史哲学》,王造时译,北京:三联书店,1956年,第57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3页。 ③④⑤⑥⑦⑧《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765、765、763、765、766、768页。 ⑨⑩(1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76、277,68、69、70,768页。 (1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426页注⑨。 (1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33页。 (14)(15)(1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468、475、478页。 (17)(1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769、770页。 (1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51页。 (20)(2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276、279页。 (2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年,第433页。 (2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年,第719页。 (2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421页。 (25)E.霍布斯保姆:《马克思〈资本主义生产以前各形态〉导言》,郝镇华编:《外国学者论亚细亚生产方式》上册,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第24、25页。 (26)(2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761、341-342页。 (2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342页。 (2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757页。 (30)(31)(3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761、774、775页。 (33)《普列汉诺夫机会主义文选(1903-1908)》上册,虚容译,北京:三联书店,1964年,第333页。 (34)《普列汉诺夫哲学著作选集》第3卷,北京:三联书店,1962年,第178页。 (35)《列宁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498页。 (36)(37)《列宁选集》第4卷,第509、511页。 (38)《何干之文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174页。 (39)(40)林甘泉等:《中国古代史分期讨论五十年》,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25、25页。 (41)林甘泉等:《中国古代史分期讨论五十年》,第25-26页。 (42)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斯大林文选(1934-1952)》上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年,第199页。 (43)参见吴泽:《东方社会经济形态史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7页。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