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神谕与希罗多德式叙事(4)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世界历史》 阮芬 参加讨论

实际上,希罗多德的《历史》中是否存在历史性叙述和分析,这已不是新鲜话题。(87)但本文主要针对希罗多德笔下的神谕故事,并在此处以吕底亚国王克洛伊索斯的故事作为典型例子进行分析。一方面,神谕解释了克洛伊索斯对波斯开战的动机、被俘的经过和失败的原因;另一方面,希罗多德的理解并不限于神谕的解释,他的文中还包含诸多历史性叙述和分析。
    在叙述吕底亚故事时,希罗多德常用皮提娅口中的预言来构成预述,或通过追溯神谕的应验过程来形成倒述。此外,他还曾推延神谕的叙述时间而做出缓述,也会在故事的结尾以神谕的解释来造就恰当的重述。可见,他以神谕及其应验来构筑叙事,才在文中形成预述、倒述、推延和重复等叙事手法。这也是他在叙述众多神谕故事时的特色,其中,预述是他在讲述神谕故事时的主要方式,因为它更为便利地体现了神谕的应验过程。
    当今一些学者从历史考证的角度指出,希罗多德笔下的神谕大多是不真实的,这些神谕如何应验的故事,也就只是不真实的传说。然而,如若回到古希腊的语境中,我们就会发现,希罗多德所记载的是当时的人们所相信的“真实”的过去。同时,希罗多德并没有因为相信神谕和认可它们的解释,而在叙述中完全倒向神话叙事。透过他的叙述话语,我们不难发现其中以人为中心的历史叙事,尤其是在对战争原因的分析中表现得更为突出。因而,即使叙述的是神谕故事,希罗多德也充分传达了在《历史》序言中所宣称的宗旨,即他的叙事是“为了使人类过去的事迹(ta genomena ex antrōpōn)不因时间而流逝,为了使希腊人和异邦人(ta men Hellēsi,ta de barbaroisi)那些令人惊叹的丰功伟绩不致失去荣耀,特别是把他们之间发生战争的原因(aitiēn)给记载下来”。
    注释:
    ①希罗多德共引用神谕85次,涉及43个故事,其中大部分与德尔斐的阿波罗神谕有关,也有少许与来自多铎那、埃及、埃西欧匹亚等地的神谕有关。
    ②H.鲍登:《古典时代的雅典和德尔斐神谕》(H.Bowden,Classical Athens and the Delphic Oracle),剑桥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72页;J.金特:《德尔斐神谕故事和史学的开端:希罗多德的克洛伊索斯故事》(J.Kindt,“Delphic Oracle Stories and the Beginning of Historiography:Herodotus’ Croesus Logos”),《古典语文学》(Classical Philology)第101卷,2006年,第34-50页。
    ③C·伽拉姆:《古希腊的神话和历史》(C.Calame,Myth and History in Ancient Greece),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03-104页。
    ④H.W.帕克和D.E.W.沃尔梅尔:《德尔斐神谕》(H.W.Parke and D.E.W.Wormell,The Delphic Oracle)第1卷,牛津1956年版,第49-283页;J.冯腾罗斯:《德尔斐神谕:它的回复和运作》(J.Fontenrose,The Delphic Oracle:Its Responses and Operations),伯克利1978年版,第241-429页。
    ⑤T.哈里森:《预言和历史:希罗多德的宗教》(T.Harrison,Divinity and History:The Religion of Herodotus),牛津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22-258页。
    ⑥查特曼在《故事与话语》中意识到,原始的故事时间是事件之中的自然时序,而叙事的话语时间却不一定总是如此,S.查特曼:《故事与话语:小说和电影中的叙事结构》(S.Chatman,Story and Discourse:Narrative Structure in Fiction and Film),康奈尔大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62页。热奈特在《叙事话语》中系统地阐述了叙事时间与故事时间的关系,提出了时序、时距和频率三个重要概念。根据叙述时序和故事时序的差异,可将叙事方式分成预述、倒述等;根据叙述时距与故事时距的长度比量,可将其分为概要、场景、省略和停顿等;根据叙述频率的不同,则分为单述和重述等,G.热奈特:《叙事话语》(G.Genette,Narrative Discourse),康奈尔大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20-150页。近年来,叙事时间理论也被学者用来分析古典文献,可参考I.J.F.德容和R.努恩里斯特主编:《古希腊文学中的时间》(I.J.F.de Jong and R.Nünlist,eds.,Time in Ancient Greek Literature),莱顿2007年版,第1-522页。
    ⑦G.热奈特:《叙事话语》,第24-30页;G.普林斯著,乔国强、李孝弟译:《叙述学辞典》,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年版,第182页。
    ⑧一般而言,预述与倒述的形成,是由于叙述者提前或推后故事的讲述。此叙述者既可以是作者本人,也可以是故事中的人物角色。T.路德:《希罗多德》(T.Rood,“Herodotus”),I.J.F.德容和R.努恩里斯特主编:《古希腊文学中的时间》,第116-117页。但希罗多德在叙述神谕故事时,还借助神谕来构筑预述与倒述,这是他不同于前代作家的地方。后文中提到的缓述、重述也具有以上特征。
    ⑨希罗多德:《历史》,Ⅰ.13.1。本文所引用的希罗多德著作中的希腊文原版为“牛津古典文本”(Oxford Classical Texts)中由C.胡德主编的1927年版的《希罗多德的历史》(C.Hude,ed.,Herodoti Historiae),而中译文主要参考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的王以铸的翻译,并在需要时略作改动。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