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学 > 史家论史 >

清代外官大计“考语”与“事实”探析(3)

http://www.newdu.com 2017-09-05 《清史研究》2014年2期 常越男 参加讨论

    三、平等官和应去官的“考语”
    大计平等官员,亦称“不入举劾人员”,“以守政才年四格注考,俱照旧供职”(36)。大计考察后,官员列入平等官的比例最大,予以留任。
    大计之年,督抚等官给普通留任官员填写考语之例,始于顺治初年,其考语格式,经历了由繁入简的过程。顺治十六年(1659),安徽巡抚蒋国柱填报大计册,内列按察使、布政使和他本人对留任的右布政使王无咎、江安提学道佥事李来泰的考语。右布政使王无咎的考语是:“家学渊源,本是眉苏后身,扬历中外,随地咸宜,可谓文学政事并踞其颠,伫宜内召大用,以展其生平所学”(按察使注考);“通才济以精心,雅度加以敏干,庶务咸举,经纶巨手”(蒋国柱注考)。江安提学道佥事李来泰的考语是:“士沐菁莪之化,人歌朴域之章,足称文坛山斗”(按察使注考);“力黜浮靡,孤寒振拔,官墙聿焕,文献足征”(布政使注考);“作养人才,敦厉风俗,士类景仰品望”(蒋国柱注考)(37)。由此可见,与卓异官考语类似,顺治时期,平等官员的考语也是较为繁复铺陈。
    康熙二十六年(1687),停止为平等官员注写考语之例,雍正元年(1723)恢复。第一历史档案馆现存雍正、乾隆年间吏部造送的平等官员黄册,分为一、二、三等(38)。乾隆年间,大计平等官员的考语,基本都是两组四字语,即“八字考语”。例如,乾隆十六年(1751),直隶省大计,南路同知范清旷(平等一等)“才情干练,办事勇往”;安肃县知县孙彦颖(平等二等)“办事勤谨,克称厥职”;肥乡县知县刘启(平等三等)“居官谨饬,办事黾勉”(39)。此外,还有四字考语的情况,例如,松溪县知县潘汝诚(平等二等)“才具明白”(40)。
    《安徽巡抚造送大计不入举劾各官年岁履历事实考语清册》,内列有光绪十五年大计平等官员的考语。例如,布政使阿克达春“持躬正大,办事周密,勤求吏治,措置得宜”;怀宁县知县尹起鸾“勤求吏治,办事精明”;桐城县知县吴云涛“精明练达,办事克勤”(41)。从该清册可见,除了布政使阿克达春、按察使张岳年的考语是四组四字语之外,其他各员的考语均为两组四字语。可见,大计平等官员与卓异官员考语是相同的,由繁入简,最终“八字考语”成为定例。
    大计应去官员,即“八法”官,或贪,或酷,或疲软无为,或不谨,或年老,或有疾,或浮躁,或才力不及。清制,“贪、酷者,革职提问;疲软无为、不谨者,革职;年老、有疾者,勒令休致;浮躁者,降三级调用;才力不及,降二级调用。加级、纪录均不准援抵”(42)。顺治年间,大计应去官需上官注考语。例如,顺治十二年(1655),湖广巡抚林天擎朝觐考察时,奏报武昌府通城县现任训导张树帜的考语是“老疾”(43)。顺治十六年(1659),江宁巡抚蒋国柱对所属应去官员进行注考,给予江安督粮道参议黄鼎象的考语是:“另疏题参,老,应去”;徽宁道副使孙登第的考语是:“另疏题参,不谨,应去”(44)。由此可见,这一时期的大计应去官员考语是按照所犯“八法”的条目进行概括,具体事迹,由督抚另参。
    大计应去官的“考语”,也逐渐向“八字考语”靠拢。这在清后期的吏科题本和吏部档案中可见。例如,咸丰六年(1856),直隶省补行咸丰三年大计,吏部尚书花沙纳开列应去官,东光县知县李宗城“人尚安详,办事竭厥”;高邑县教谕张五和“年迈力衰,难以司铎”。(45)咸丰八年(1858),应去官江南淮安府安东县主簿杨文熙的考语为:“年力就衰,难期振作”,江南淮安府山阳县童营司巡检陈祥的则是:“办事颟顸,修防不力”(46)。光绪九年(1883年),河南省大计,河内县知县徐本华以“习尚浮滑,政多痛民”,夏邑县县丞周镇西以“办事任性,不恰舆情”(47)等,分别被去官。由此可以推断,应去官与卓异官的“考语”变化应是同步进行的。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