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发表在《炎黄文化研究》第十七辑 [①]张舜徽:《罗振玉学术论著集·总序》,罗继祖主编:《罗振玉学术论著集》第一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第1页。 [②]罗继祖:《永丰乡人行年录》,《罗振玉学术论著集》第十二集,第349页。 [③]陈祖武:《清代学术源流》,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3页。 [④]罗振玉:《集蓼编》,《罗振玉学术论著集》第十一集,第21页。 [⑤]王庆祥、萧立文校注,罗继祖审订:《罗振玉王国维往来书信》,北京:东方出版社,2000年,第382页。 [⑥]罗振玉:《前安徽建德县知县直隶州用路府君墓志铭并序》,《罗振玉学术论著集》第九集,第112页。 [⑦]罗继祖:《永丰乡人行年录》,第352-353页。 [⑧]谢光辉、张俊岭、李梦龙:《学者交游对清代学术的影响——以吴大澂为例》,《求索》2005年第6期。 [⑨]罗琨、张永山:《罗振玉评传》,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10年,第6页。 [⑩]王庆祥、萧立文校注,罗继祖审订:《罗振玉王国维往来书信》,第335页。 [11]王先生在文中指出:“国朝三百年学术,启于黄、王、顾、江诸先生,而开乾嘉以后专门之风气者,则以东原戴氏为首。……大抵国初诸老,根柢本深,规模亦大,而粗疏在所不免。乾嘉诸儒,亦有根柢,有规模,而加之以专,行之以密,故所得独多。嘉道以后,经则主今文,史则主辽金元,地理则攻西北,此数者亦学者所当其事,诸儒所攻,究不为无功,然于根柢、规模,逊于前人远矣。”(《东山杂记》2,赵利栋辑校:《王国维学术随笔》,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第103页) [12]1916年,罗先生致王国维信中表示:“弟尚有厚望于先生者,则在国朝三百年之学术不绝如线,环顾海内外,能继往哲开来学者,舍公而谁?此不但弟以此望先生,亦先生所当以此自任者,若能如前此海外四年余,则再十年后,公之成就必逾于亭林戴段,此固非弟之私言也。”(王庆祥、萧立文校注,罗继祖审订:《罗振玉王国维往来书信》,第33页) [13]王庆祥、萧立文校注,罗继祖审订:《罗振玉王国维往来书信》,第434页。 [14]谢维扬、房鑫亮主编:《王国维全集》第八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9年,第618页。 [15]罗振玉:《集蓼编》,第77页。 [16]罗振玉:《集蓼编》,第77页。按:查《本朝学术源流概略》和《金州讲习会论语讲义》所署时间分别为“庚午夏”和“庚午九月”,庚午年是1930年,而非辛未年(1931),所以此书当成于1930年,罗振玉先生在这部回忆录中可能记错了时间。 [17]据罗继祖先生回忆:“祖父到此(指旅顺),自然像是走入另一天地,溥仪的一大堆问题和因之而来的烦恼,可以暂时丢开,人事酬应方面也大大减少。”(《庭闻忆略》,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7年,第103页) [18]罗振玉:《本朝学术源流概略》,《罗振玉学术论著集》第十一集,第189-193页。 [19]罗振玉:《程易畴先生论学小记·跋》,《罗振玉学术论著集》第十集,第361页。 [20]罗振玉:《本朝学术源流概略》,第214页。 [21]皮锡瑞:《南学会讲义?皮鹿门学长南学会第七次讲义》,皮锡瑞撰、吴仰湘校点:《皮锡瑞集》,长沙:岳麓书社,2012年,第374页。 [22]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一),北京:九州出版社,2011年,第1页。 [23]关于乾嘉考据学兴盛的原因,历来研究清代学术的名家如章太炎、梁启超、钱穆、侯外庐诸先生皆有论述。详参陈祖武先生《清代学术源流概略》,第168-171页。而且随着对清代学术研究的深入,学界更倾向于对清代学术渊源进行整体的、综合的考察。罗振玉先生的考论便是着眼于整个清代学术而言的。 [24]罗振玉:《本朝学术源流概略》,第211页。 [25]罗振玉:《本朝学术源流概略》,第209页。 [26]王国维:《雪堂校刊群书叙录·序》,《罗振玉学术论著集》第九集,第153页。 [27]罗振玉:《朱笥河先生年谱·序》,《罗振玉学术论著集》第十集,第359页。 [28]罗振玉:《本朝学术源流概略》,第213页。 [29]如章太炎先生之《清儒》,按时间先后顺序,先总论了清初诸学,然后讲吴、皖南、浙东、太湖之滨,最后讲了常州今文经学。刘师培先生在《近儒学术统系论》一文中,亦突出地彰显了此一表现手法。他先讲了明末清初理学之宗传,后论汉学之“成学派系统者”,依次论及徽歙之地、江浙之间、常州、皖北、浙中、江北淮南、燕京之中等诸多地域的学术概况,旨在“论其流别,以考学术之起源”,将宋学在有清一代由盛而衰复盛的演进轨迹以及汉学之渊源流变,做了更为清晰的展现。梁启超先生的《近代学风之地理的分布》一文,同样着眼于地域来观察学术之衍绪。 [30]罗振玉:《本朝学术源流概略》,第214页。 [31]罗振玉:《本朝学术源流概略》,第215页。 [32]在《清代学者整理旧学之总成绩》一文中,梁先生所列十八章中有“官书”一章,惜其未成。按:最初发表的《清代学者整理旧学之总成绩》,与《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的“清代学者整理旧学之总成绩”有颇多不同之处。在《致菊公书》中,梁先生计划将清代学术划为20个门类(经学、小学及音韵学、校注古字、辨伪书、辑佚书、史学、方志、谱牒、目录学、地理、天算、音乐、金石、佛学、编类书、刻丛书、笔记、文集、官书、译书),而在率先发表的《清代学者整理旧学之总成绩》中,他将刻丛书、目录学合为一章,把笔记、文集合为一章,多政书一章,少译书一章,共分十八章。然查当年的《东方杂志》,最后发表的也只有第一至八章,分七期连续发表(最后两章合为一期发表)。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清代学者整理旧学之总成绩”共分十一章论述(新增地理学、历算及其他科学、乐曲学三章),相同章节题名及内容亦有所不同。详参丁文江、赵丰田编,欧阳哲生整理:《梁任公先生年谱长编(初稿)》,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第540页;梁启超:《清代学者整理旧学之总成绩》,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3页;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年,第200-392页。 [33]如梁先生在谈到清代《易》学方面的成就时,最推崇惠栋、张惠言、焦循三家,认为他们就可以代表清儒的《易》学成就,并直言:“此外说《易》之书,虽然还有许多,依我看,没有什么价值,一概不论了。”这也恰恰能代表他对各门学术的意见。而罗先生则将清代研究《周易》的学人划分为四派,所列甚为详细,可补梁书之缺。再如,经学部分,关于《礼》,徐乾学《读礼通考》、秦蕙田《五礼通考》、黄以周《礼书通故》这三部在清代礼学史上举足轻重的著作,罗先生皆未收录;关于《孟子》,未收戴震《孟子字义疏证》;关于解《说文》之书,未收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等,梁书又能补罗书之漏。 [34]罗振玉:《本朝学术源流概略》,第235页。 [35]罗振玉:《本朝学术源流概略》,第236页。 [36]罗振玉:《本朝学术源流概略》,第237页。 [37]罗振玉:《本朝学术源流概略》,第236页。 [38]罗振玉:《本朝学术源流概略》,第237页。 [39]胡适:《清代学者的治学方法》,季羡林主编:《胡适全集》第2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379页。 [40]罗振玉:《本朝学术源流概略》,第239页。 [41]罗振玉:《海宁王忠悫公传》,《罗振玉学术论著集》第十集,第251页。 [42]罗振玉:《本朝学术源流概略》,第239页。 [43]罗振玉:《本朝学术源流概略》,第240页。 [44]罗振玉:《集蓼编》,第62页。 [45]罗振玉:《集蓼编》,第77页。 [46]罗继祖:《大云书库藏书题识》,《罗振玉学术论著集》第七集,第356页。 [47]上海图书馆编:《中国丛书综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269-275页。 [48]张舜徽:《罗振玉学术论著集·总序》,第2页。 [49]两书均成于光绪十八年(1892)。《元和姓纂》为唐代林宝所撰,原书久已失传。乾隆年间修《四库全书》时从《永乐大典》中辑出。然而是书内容多取私家谱牒,来源未必翔实,因此后人屡有校补。罗振玉先生《校勘记》则缘于孙星衍所校讹误颇多,乃复为校订。罗先生还采诸书所引、孙本失采者,成《佚文》一卷,后又作《补目》一卷。《三国志证闻》为清代钱仪吉所作,《校勘记》之成书与前书类似。 [50]《傅青主先生年谱》原为丁宝铨所辑,罗振玉先生病其简略,于宣统三年(1911)为之别撰一编,以补其缺。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