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为亡之字源。为象形转义字,字象把器物放在隐蔽处之形。 象隐蔽之处。本义是藏匿,引申为亡。《说文》:“亡,逃也。从入从乚。”甲骨文为 ,沿用之。 (26)为羊之字源。为象形字,字象羊之角面。甲骨文为 ,沿用之。本义是羊。《说文》:“羊,祥也。……孔子曰牛羊之字,以形举也。”借义为祥。 (74)为暴之字源。为象形转义字,字象禾稼遭受暴风雨倒伏在水地中。转义为暴、灾难。 (41)为月之字源。为象形字,字象月初之形。甲骨文为 ,沿用之。 (62)为宗之字源。为象形转义字,字象宗庙之形,宗即藏主之地,本义是宗庙。《说文》:“宗,尊祖庙也。”甲骨文为 。 (38)为祐之字源。为象形转义字,字象手触地人跪拜求神保佑之形,转义为祐助、抚恤、保存。《说文》:“祐,助也。”甲骨文为 ,字象手持祭品于神前形,以求神祐之。 (7)为纪之字源。为象形转义字,字象绳索弯曲之形。本义是绳索,孽乳为纪。甲骨文为 ,朱芳圃释为己。《史记》:“顺天地之纪,星历也,历和纪音近转。” (49)为阜之字源。为象形表义字,字象土山岗形,本义是土岗。《说文》:“阜,大陆,无山石者,象形。”甲骨文为 ,沿用之。 (73)与 (49)连用,意为越来越高,越来越多,越来越甚。 釜山岩刻布局上看起来似乎杂乱无章,其实是按照我国远古时代的古人方位观念排列的。据研究,我国史前先民通过五方方位来表示五以内的数的顺序,其法如下:数数的人按正位背北面南站着,数数时先指背面(北)为开始,表示第一;再指前面(南)为其次,表示第二;再指左边(东)为第三;再指右面(西)为第四;最后指着自己站立的位置(中央)表示第五。如果超过五的数,又按原来的顺序重复一遍,后北为六,前南为七,左东为八,右西为九,中央为十。这就是五行和《河图》所反映的史前先民的方位顺序观念。[13]p(51)(参看《华夏考——詹鄞鑫文字训诂论集》第51页)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到,徐水釜山岩刻是仓颉所作的黄帝在釜山合符诸族的昭告天地的祝文。 (祭仪开始,迎神。燔烧祭坛上的木柴,将礼玉和毛色纯正的牛羊等祭品置于火上炙烤,使气味达于天庭,请天地神祗来享。黄帝率诸首领面南朝天三跪拜,伶伦指挥高奏《云门大卷》舞乐,仓颉宣读祝文:) 徐水釜山岩刻,不仅是对石头的雕刻,而且是对时光的雕塑。今天这个承载中华五千年文明根脉的岩刻放射出人文初祖的光芒,向世人宣告,所谓黄帝“有典有策”的记载不再是传说,不再是神话,不再是古人的作伪,不容许再遭怀疑,再被否定。她让世人清楚地看到,中华文明的精髓那样古老而今又如此鲜活,值得我们世世代代瞻仰和回味。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