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专门史 >

公共交通与城市人口关系辨析(3)

http://www.newdu.com 2017-09-06 《史学集刊》2014年11月第 李沛霖 参加讨论

    汽车增幅为最,实因“南京建设国都以来,市政日趋发达,汽车业适以社会之需要”;①人力车虽次之,亦因“奠都以来人口激增,故人力车之需要与人口数量之增加,几成正比例”,1936年全市人力车夫已达19598人。②全市“营业各种车辆中,以汽车及人力车数量为最多”。③
    伴随着城市人口的持续增长,一方面公共交通发展所需的客流量得以保证,另一方面市民对迅捷舒适的交通工具的需求也更为迫切。作为机械交通之代表的公共汽车和京市火车,与畜力交通相比更具优势。例如,当时“合燕路为自和平门至燕子矶、八卦洲等处之交通要道,沿途工厂、学校甚多,每日往来人数平均当在千人以上”,1935年3月20日国民党中央政治学校附设蒙藏学校即致函南京市府及当时“我国第一大商办汽车公司”———江南汽车公司,商议运营公共汽车的事宜。④至抗战前,南京人口为1018795人。⑤此时江南汽车公司“已每日行驶车辆为一百二十辆至一百四十辆,每日乘客人数达十二万人。当时南京人口约为百万,即每日有十分之一以上之市民与公司保持接触”。⑥不仅如此,作为“京市交通枢纽”的京市火车,“客车车厢每辆可乘坐八九十人”;⑦1929年载客为372443人,1930年357816人,1931年426862人,1932年432225人,1933年312040人;1929—1933年进出站总数达1901386人。⑧1935年7月至1936年6月间,其运送旅客为76万余人,即战前“平均每小时有南北客车各一次,每次可载客五六百人,每月载客达五六万人”。⑨由此看来,公共汽车和京市火车已成为当时南京市民最重要的出行工具。
        其二,公共交通承负着人口剧增之压力。随着城市扩张和人口膨胀,市民的交通出行量加大,对公共交通的压力亦随之显现。事实上,自“首都成立以后,人口突然增加十万余”⑩的状况,既导致了城市人口对公共交通的需求增加,又产生了对公共交通的更高期许。定都之初,“本市市内交通设备未能十分完善,市民往来尚感困难”。“首都现代步者以人力车为大宗,其次为汽车与马车,其余则为市府直辖之小火车与商办之公共汽车,然均不能达交通之需要”。“火车车辆窳旧为尤甚,不能博得多数乘客之乐,况且路线单简,尤不足供全市交通之需要”;而“公共汽车,本市现仅有商办汽车公司兴华一家,惟车辆不多,路线亦未普及,与首都面积及人口为比例,殊难适合一般市民之需要”,“车辆过少,无力扩充以应全市公共交通之需”。(11)因而1933年江南公司呈文当局,认为“本市区域宽广,互距辽远,益以庶政之繁盛、事业之进展,兴华公司原驶两路绝对不敷市民之需求”,申办市区公共交通路线。(12)
        而自1935年江南兼并兴华并单独经营南京公共汽车业以后,继续面临着人口递增的状况。该公司“近来营业现状,长途与市区均感觉车辆不敷应用”,“车内拥挤杂沓之事实,有时仍未能完全解决”。(13)因而,“虽少有盈余,但添增车辆及设备等尽为发展交通之用。目前每至星期及节日,车辆拥挤异常,若非逐渐多增车辆,远不能应市民之需要”。(14)
        为应对这种局面,公共交通业主要通过增设车辆、拓展线路的方式缓解客运压力。例如江南公司办理市区线路时,当局即规定各路合计至少应有车30 辆,“并应陆续扩充以足敷市民需要为止”。(15)
     ————————————
    ①《征收车捐章程》,1929-1935年,南京市政府财政局档案,1001-2-402,南京市档案馆藏。
    ②言心哲:《南京人力车夫生活的分析》,国立中央大学1935年版,第15页。
    ③《南京市工务报告二十四年四月至二十六年四月》,1937年,南京市政府工务局档案,1001-3-515,南京市档案馆藏。
    ④《禁止无票乘车强购半票》,1935年,江南汽车公司档案,1040-1-1504,南京市档案馆藏。
    ⑤南京市政府:《首都市政》,大成出版公司1948年版,第8页。
    ⑥《各种章则办法程序》,1947年,江南汽车公司档案,1040-1-1147,南京市档案馆藏。
    ⑦陆衣言:《最新南京游览指南》,中华书局1924年版,第70页。
    ⑧南京市政府秘书处编译股:《南京市政府公报》第161期,南京市救济院印刷厂1936年版,第24页。
    ⑨南京市政府秘书处:《十年来之南京》,1937年版,第50页。
    ⑩中国科学社:《科学的南京》,科学印刷所1932年版,第21页。
        (11)《首都无轨电车计划》,1930年1月,南京市政府工务局档案,1001-3-159,南京市档案馆藏。
        (12)《江南汽车公司组织》,1933-1937年,南京市政府工务局档案,1001-3-84,南京市档案馆藏。
        (13)《合同章程及第七年度报告》,1935-1938年,江南汽车公司档案,1040-1-1548,南京市档案馆藏。
        (14)《南京市征特别补助费用》,1937年,江南汽车公司档案,1040-1-1503,南京市档案馆藏。
        (15)《江南汽车公司组织》,1933-1937年,南京市政府工务局档案,1001-3-84,南京市档案馆藏。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