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二,公共交通与商业活动交互挽进。“交通发达,促进大都市商业之勃兴”。①当时的公共交通以各区域的商业状况为设线依据,主要在商业繁盛、人流量大的区域设置线路。在定都前,南京“繁华区域除下关车站外,皆鼓楼以南。三山街、夫子庙一带,行人如织市廛栉比,几为全城精华所在”。因此公共汽车路线多依此而设,“汽车按日开往于下关仪凤门大街、(夫子庙)贡院商场等处,于商贾繁盛之处按段设站,听人上下”。②定都以后,南京人口聚集,商业发展尤速。据市商会统计,1934年底全市有商店13003家,食粮绸布等96业,经理店员86079人,资本1243万余元,1933年营业额达7234万余元。从事商业、交通业、服务业的人口已占职业总人口39.7%。③再据1937年11月《中央日报》,全市登记商店有22类,共1.68万家。④其时,全市商业集中在人流密集的夫子庙、新街口、下关等区域。 (1)夫子庙商业区。这一带随着贡院商场、“首都大戏院”等的相继开设,人流如潮。由此公共汽车路线均关涉此区。如1933年兴华公司的第一路即起于夫子庙,经奇望街、五马街、门帘桥、花牌楼,到商埠街。⑤而后江南公司亦因“夫子庙,经太平路、成贤街等处,沿途机关、学校、公园、住宅暨名胜,商业繁盛”,申请开办汽车路线。⑥后来开通第六路就是考虑到上述地段“属最繁盛之地带,衙署林立、商肆栉比”。⑦战前,全市公共汽车在“夫子庙等处,均为起讫点车站,停驶车辆甚多”,⑧以运载该商业地段的大批人流。 (2)新街口商业区。自开辟中山路、中山东路以后,新街口成为南京市内主要马路的交汇处,并有“世界大戏院”等大型娱乐场所。其时兴华汽车的第一、二路线,均以人流众多的新街口(一路站为新街口、二路站为新街口半边街) 为主要站点。⑨1936年1月专营国货的大型商业———中央商场在新街口开业,更致使此处人潮如涌。1936年3月该商场董事长曾养甫在呈文中曾说:“现本商场业已开幕,每日车水马龙,往来络绎不绝。况夫大华大戏院、江南汽车公司总车站,不久在即开幕,将来两路交通,势必更形拥挤。”⑩江南汽车第六路由此而设,路线始于“建康路、国府路、中央大学、考试院,经新街口、中央商场”等处。(11)时出租汽车也分布于新街口等地带载客,以运载该地段的流动人口。 (3)下关商业区。该地段是津浦铁路、沪宁铁路与长江航道的连接点,成为南京对外交通的北大门与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围绕水陆运输,在下关大马路、商埠街一带,商贾云集。因而,定都之初“南京特别市公共汽车公司”即“往来于夫子庙及下关间”,正是因为“夫子庙为城内最繁华之地点,下关则为水陆交通之要区”。(12)后江南汽车第一路也以下关车站为终点,第四路讫于下关江边澄平码头。(13)时,京市火车亦以“下关、鼓楼两站居本市商业中心,为最大”。(14)表4可见,京市火车在下关(含江口、下关两站) 的载客数已占全路之最。 ———————————— ①金家风:《中国交通之发展及其趋向》,正中书局1937年版,第6页。 ②《金陵汽车公司案之省咨》,《申报》,1919年3月5日,第7版。 ③叶楚伧、柳诒征:《首都志》下册,第1058页。 ④王波:《江苏沿江城市商业发展探析》,胡平主编:《近代市场与沿江发展战略》,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6年版,第282页。 ⑤南京市政府秘书处:《新南京》,南京共和书局1933 年版,第49页。 ⑥《江南汽车公司组织》,1933-1937年,南京市政府工务局档案,1001-3-84,南京市档案馆藏。 ⑦《合同章程及第七年度报告》,1935-1938年,江南汽车公司档案,1040-1-1548,南京市档案馆藏。 ⑧《总公司各种杂项文件》,1935-1936年,江南汽车公司档案,1040-1-1259,南京市档案馆藏。 ⑨京市政府秘书处:《新南京》,第49-50页。 ⑩《中央商场呈请放宽淮海路等以利交通》,1936 年3 月,南京市政府秘书处档案,1001-1-1098,南京市档案馆藏。 (11)《合同章程及第七年度报告》,1935 - 1938 年,江南汽车公司档案,1040-1-1548,南京市档案馆藏。 (12)《首都汽车业概况》,《中央日报》,1934年8月8日,第2版。 (13)《合同章程及第七年度报告》,1935-1938年,江南汽车公司档案,1040-1-1548,南京市档案馆藏。 (14)南京市政府秘书处:《十年来之南京》,第50页。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