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国史 >

新世纪三个五年计划(规划)的回顾与思考(7)

http://www.newdu.com 2017-09-06 《中共党史研究》2015年 武力 李扬 参加讨论

    2.经济结构不合理问题没有解决。从“十五”计划开始,党和政府就将调结构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但是产业结构的升级是有其自身发展规律的。15年来,中国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依然没有解决。
    就农业来说,虽然中国粮食产量自2004年以来实现了“十一连增”,但是农业资源短缺,开发过度、污染加重,如何在资源环境硬约束下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和质量安全、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是必须应对的一个重大挑战。就目前来看,国内农业生产成本快速攀升,大宗农产品价格普遍高于国际市场,如何在“双重挤压”下创新农业支持保护政策、提高农业竞争力,是必须面对的一个重大考验。再从就业来看,虽然这15年来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推进,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民经济的比重已经从2000年的14.7%降至2014年的9.2%,城镇化率也由2000年的36.22%提高到2014年的54.77%,但是2014年农村就业人口占整个就业人口的比重仍然达48.1%(2000年为67.9%)。实现农业现代化依然任重而道远。
    就第二产业来说,中国仍然处于工业化的中后期阶段,工业所占比重较高。按照世界银行数据,中国2013年工业、服务业比重分别为43.89%、46%,中等收入国家2013年分别为35.05%、55.5%;世界2011年平均水平分别为26.73%、70.17%,美国2011年分别为20.15%、78.6%,日本2012年分别为25.64%、73.15%。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经济过度依赖工业,而服务业发展滞后,导致经济发展更多依赖资本投入与物质消耗。
    不仅如此,就工业内部结构来看,高耗能、高污染的基础型重化工业在工业中的比重也过高。2000年重工业产值占工业比重为60.2%,2011年重工业产值比重为71.8%。六大耗能产业保持较快增长,即使在反复强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2013年,六大耗能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总产值仍旧保持了10.1%的增长速度,高于工业规模以上企业总产值9.7%的增长速度。中国重化工业高速增长,使得中国的能耗效率较低。中国每千克石油当量创造的美元2011年为4.9美元,而美国为7.08美元,日本为9.5美元。此外,中国制造业集中在劳动密集环节,主要集中在装配、加工等领域,被锁定在价值链的低端。当前中国高端制造业90%的高档数控机床依赖进口,95%的高档数控系统来自于发达国家与地区,智能装备对外依存度高达70%。
    中国的第三产业这15年来虽然发展较快,2014年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首次超过第二产业,但是服务业内部结构不合理,质量不高。主要表现在,第一,高端服务业(例如金融、咨询、创意等行业)发展水平不高。第二,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程度比较差。2010年中国服务业在制造业总投入的比重仅10%左右,远低于美国的20%。第三,服务业技术标准化不足、市场监管不力,旅游业、健康和养老服务业等行业市场较为混乱。
    3.经济发展方式没有实现转变,资源、环境压力增大。将经济发展由外延型、投入型为主的粗放方式转变为集约型、效益型为主要方式,是长期追求的目标。但新世纪头10年加入WTO和国内消费由温饱向住房、交通升级,为扩大出口和投资提供了空间,也由此导致了2001年以来,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使得外延型、投入型为主的发展方式得以继续,从而导致经济越发展,经济总量越大,资源和环境的压力也越大,直至难以支撑。
    以能源为例,2000年消耗14.5亿吨标准煤,2010年则达到32亿吨,钢铁、水泥、玻璃等高能耗产业集中的河北省空气污染严重。虽然在“十一五”和“十二五”规划中都将“节能减排”列为约束性指标,并加大环境治理力度,但是效果并不理想,因为中国现有的经济规模和产业结构,决定了生态环境的根本性好转必须有赖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