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1 1949年后中国对外援助及外国援华走向图⑥ 从图1的分析观察可以看到,20世纪80年代(图1中Net Recipient Period阶段)的中国,接受外国援助和对外援助的数量差值在不断增加,以至于达到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最高值。然而在此期间,中国并没有停止对外援助。Takaaki Kobayashi将中国在80年代的援助归纳为“净接收阶段”,虽大体上反映了当时中国主要以受援为主的状况,但这并不完全符合当时中国对外援助上“双重角色”的特点。80年代的对外援助,既要担负经济发展的需求,又要在非常困难的时期维持政治外交所需,难以直接套用以往的研究成果对这一命题的报道进行解释。在特殊的时期里,如何对这样一个复杂而尴尬的议题进行恰当的宣传报道非常考验《人民日报》的智慧,对于学者而言也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 基于此,本文通过搜集整理20世纪60年代至今的《人民日报》对外援助报道,从报道数量、援助来源、援助事由、报道着眼点等方面进行数据分析,以议程设置理论为基础,面对复杂问题全面分析80年代对外援助的报道特点,从而为我国的相关领域的宣传政策以及国家形象的构建提供借鉴意义。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