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7 1949-2013年《人民日报》有关“对外援助”报道中援助事由统计(总体) 第四个角度的检验显示,报道着眼点中“外交考虑”占88.9%,“人道主义考虑”占11.1%前者远大于后者(见图8)。这一结果表明,80年代,中国对外援助开始受到严格控制,仅保留最基本的维护友好国数量的援助投入,把重心放到利用外国援华和相互援助来促进本国经济发展上。一方面,当时的政府需要通过有限的资金资源维持友好国数量和基本的外交需求,另一方面,作为第三世界的“领袖”,政府需要宣传上的配合来维持政治、经济外交上的需求。但从整个新中国成立这段时期的报道特点来看,“人道主义考虑”(51.9%)多于“外交考虑”(48.1%)(见图9),这与冷战结束后对外援助的整体环境变化以及我国内部的相关政策调整有重要联系。检验结果与假设相符。 ![]() 图8 1949-2013年《人民日报》有关“对外援助”报道中的报道着眼点统计(年代趋势)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