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四库全书》与《百科全书》编纂成员对比与互视(3)

http://www.newdu.com 2017-09-06 法国研究 林硕 参加讨论

    2、两派编纂成员中主导力量的对比
    (1)百科全书派的主导力量
    狄德罗、达朗贝尔曾称《百科全书》团体为“写作共和国”(14),每位撰稿人都处于平等地位。然而,作为一个写作团体,仍需要一位召集人或旗手统筹规划,服务大众。如此重大责任谁可担当呢?是霍尔巴赫男爵?是他长期提供场地供狄德罗、齐纳布·格拉姆(Zenobe Theophile Gramme,1826-1901)等人定期聚首;是启蒙翘楚伏尔泰?是他运用自身几十年驰骋上流社会的惊人活动能力,为《百科全书》编纂事业保驾护航,积极联络第三国作为避难所;还是出资人布列顿?在狄德罗被囚于樊尚城堡的高塔之时,正是这位书商致信当局,才求得政府宽恕主编,使编书大业得以继续。然而,上述三位皆非百科全书派的灵魂旗手。谜底何在?让我们先欣赏一首诗:
    我是出色的百科全书派,
    我知道恶和善的分界,
    我跟踪效法狄德罗,
    什么全懂却不信一切。(15)
    这首流传于路易十五时期的讽刺诗,作者是一位耶稣会士。因狄德罗等撰稿人在《百科全书》中倡导宽容,反对迷信梦寐,使之与保守的耶稣会士产生了激烈冲突,二者就上述一系列问题展开了激烈论战。然而,正是这位百科全书派的对手告诉我们:狄德罗才是《百科全书》的灵魂。是他毅然决然的拒绝了阿格索大人(Henri d'Aguesseau,1668-1751)所提出的“王室资助”、“学院主导”的建议,使《百科全书》保持了对王室和教会的独立性与战斗性;是他在长达十年时间里,忍受着拮据的生活,战友们的离去,苦心孤诣地编纂《百科全书》;是他婉拒了腓特烈大帝和叶卡捷琳娜二世的盛情邀约,顶住了国内反对派的疯狂进攻。基于以上种种,百科全书派的主导力量非狄德罗莫属。
    (2)四库全书派的主导力量
    与《百科全书》不同,《四库全书》编纂事业的核心从更高位阶统筹全局,但他对编纂工作的掌控丝毫不逊于狄德罗。既然《四库全书》编撰的源动力来自国家,其主导力量自然呼之欲出——高居庙堂之上的乾隆帝。在《四库全书》编纂的每个环节,都渗透着这位“十全老人”的心血。以征书过程为例:乾隆三十七年(1772),征书诏下,中国历史上一场空前的图书征集运动全面展开。在图书采集的过程中,乾隆帝并非空泛的诏谕各省督抚、学政“通饬所属,加意购访”,而是时时鞭策他们“恪遵前旨,饬催所属,速行设法访求。无论刊本抄本,一一汇收备采。俟卷帙所积稍充,即开具目录,附折奏明”(16),随时掌握征书工作的进展。这一点在“两查马裕藏书”事件中反映得尤为明显。江南向来被称为士林渊薮,藏书逾十万者不可胜数,故乾隆帝格外留心该地区的征书动态。乾隆三十八年(1773),乾隆帝传谕两淮盐政使李质颖,查访淮阳马氏家中典籍,设法借、抄其所藏古书善本,呈送京师。李质颖前往马家彻查后,所进书目共二百十一种。因淮阳亦属两江总督辖内,故两江总督高晋(1707-1778)也走访马家,所进书目凡一百三十三种。然而上述书籍多系近人著录,珍善之本尚不概见。乾隆帝审阅了二人呈送之书目后提出质疑:“马裕家夙称善于收藏,何所存仅止于此?”(17)严命高、李二人再访马家,终于觅得古籍三百七十种进献。乾隆帝不仅对征书极为重视,对《四库全书》的编纂、装潢、审阅、核查等环节亦频频垂问,还曾下诏命令大臣编写书籍。清人朱彝尊所撰《日下旧闻》甚得乾隆帝喜爱,但此书却“详于考古,略于核实”。为此,乾隆帝趁修纂《四库全书》的契机,命于敏中(1714-1779)、福隆安(1746-1784)等人对《日下旧闻》存在的疏谬“逐一确核”,汇编为《日下旧闻考》,收入《四库全书》。由于乾隆帝对书籍征集、编纂的每个环节皆倾注心血,使之成为当之无愧的编纂事业核心。
    通过对《百科全书》与《四库全书》编纂成员的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显贵派、士绅派、平民派共同构成了百科全书派,而四库全书派则来自官僚阶层。两派的主导力量分别是狄德罗与乾隆帝。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