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四库全书》与《百科全书》编纂成员对比与互视(5)

http://www.newdu.com 2017-09-06 法国研究 林硕 参加讨论

    2、十八世纪的中国社会
    与波旁王朝存在多个社会核心不同,十八世纪的清王朝政治情势相对稳定,权力也更加集中。“政府是组织的垄断者,每个组织、社团都必须以某种方式归属于政府之下,要不然就被认为是敌对于政府,因而也就被认为是危险的”。(28)学者欲编纂大型文献,既不存在其他社会核心可以依傍,更无公共权威制衡皇室,唯有依附君主一途。
    (1)文字狱盛行
    满族自顺治朝入关,至乾隆朝最终完成统一大业。政治上的一统并不能满足君主的控制欲,在大规模战乱弭平之际,乾隆帝的整顿重点转向思想领域一一大兴文字狱。此举不但可以打击统治集团内部的异己力量,更可藉此打压明朝遗民的反清思潮。在编纂《四库全书》的过程中,乾隆帝并不仅仅视其为文化事业,而是将之当成一项重大的政治运动,所谓:“政事与学问非二途”。(29)这场前所未有的大型图书编纂活动,保护了许多濒临失传的典籍,“江浙三阁”的设立也确实起到“嘉惠艺林”(30)的作用。但《四库全书》编纂工作又带有寓禁于征的性质。乾隆帝亲自制定书籍划分标准:将所征书籍分为应刊、应抄、应存、应删四类。书中凡有忌讳诞妄字句,一俟查出,尽行销毁,“以正人心而厚风俗”;并特别指出:“明季末造野史者甚多,其间毁誉任意,传闻异词,必有抵触本朝之语”,更要严加筛查,绝不听其潜匿流传,贻惑后世。(31)这便使我们疑心这位天子的真实意图是否单纯是保存典籍善本,整顿出版业秩序这么简单。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查禁“抵触本朝之语”这一主题始终贯穿着《四库全书》的编纂事业。
    清代君主极其厌恶“蛮夷”等词汇,在修纂《四库全书》的过程中,乾隆帝亲命将汉人书籍中出现的类似称呼尽皆删去,正所谓“审中国之大势而先据之,钳天下之口而莫敢号我以夷狄也”。(32)由此引发的文字狱在乾隆朝不在少数,乾隆四十五年(1780)的“妄批《徙戎论》案”便是一例。魏塾(?-1780)乃山东寿光县布衣,在阅读西晋江统(?-310)所撰《徙戎论》的过程中,看到晋惠帝未能听取江统迁徙五部“夷人”到边地蛮荒的建议,终于导致“五胡乱华”的故事,心有所感,提笔将清之回教比拟为“五胡”。后魏塾牵涉一宗案件,山东巡抚富察国泰在取证过程中发现:魏家藏有《澹园续集》等应禁书籍,且在批注《徙戎论》的过程中,将回教写为“五胡”,乃悖逆之语。魏塾区区一名百姓犯案,本无需兴师动众。然而,此案涉及“夷”、“胡”等敏感字眼,乾隆帝乃令当朝重臣福隆安、福长安(1760-1817)彻查此案。最终魏塾因“家藏应禁书籍存留不缴”,“狂诞悖谬实为不法已极”之罪被判处斩立决(33),足见皇帝对轻言乱政者的厌恶。在《四库全书》的编撰八年间(乾隆三十七年至乾隆四十六年,1773年至1781年),文字狱多达三十余起,受波及者上至官吏,下及百姓。朝鲜学者朴趾源(1737-1805)于乾隆四十五年(1780)随使团来华拜贺乾隆帝七十寿辰,目睹了文字狱给书籍带来的灾难。他认为清廷编纂《四库全书》重要目的之一是“阴弱中土之士”,导致大量典籍“非秦之坑杀而乾没于校雠之役,非秦之燔烧而离裂于聚珍之局(34)”。(35)
    (2)社会舆论的力量日渐萎靡
    与法国“公共权威”日趋强盛不同,中国的社会舆论力量却日渐衰微。“公共权威”是一种来自民间乡绅或社会团体的舆论力量,在一定区域内起到指引、影响民众行动的作用。它是这样一种函数曲线:当国家对基层组织的控制力增强时,民间乡绅或社会团体的对政府的舆论影响力则呈下降趋势;反之亦然。明代曾经盛行结党、结社,针砭时弊。一时间,东林党、复社纷纷登上政治舞台,社会团体的舆论力量呈现出扩大趋势。明清易鼎,党社之风引起了清廷高度警觉,“通过某些手段,清代国家重新将公共权威凝聚于国家”。(36)
    虽然中国不存在法国那种公共权威,却有两种权力与之类似,即:文人话语权与乡绅族权。在中世纪之前,无论是中国还是欧洲,始终有相当数量的文人不隶属于政府,拥有自己话语权。无论是司马迁,还是希罗多德,他们编写史书都是个人行为而非政府授意。随着中国帝制时代的到来,文人的话语权逐渐受到限制,著书立说之时不免心存顾忌。明末,东林书院及东林党人品评时政,一度形成强有力的舆论力量,“庙堂亦有畏忌”(37)。但到乾隆朝编纂《四库全书》之时,在文字狱的震慑下,很少有文人敢于针砭时弊。四库总纂官纪昀执掌编修大业,“进退百家,钩深摘隐,各得其要指”(38)。如此一代文宗却不著经典,而是“不问苍生问鬼神”,徒以《滦阳消夏录》撰写鬼怪自娱,这不能说与文字狱全然无关。值得一提的是,明代曾经出现了质疑主流学术思潮的声音。李贽(1527-1602)冒天下之大不韪反对儒学,大声疾呼:“腐儒安足道哉”(39),下狱致死。其思想在清代仍不见容。《四库全书总目》称其“狂悖乖谬,非圣无法”,“凡千古相传之善恶,无不颠倒易位,尤为罪不容诛”。(40)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