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四库全书》与《百科全书》编纂成员对比与互视(8)

http://www.newdu.com 2017-09-06 法国研究 林硕 参加讨论

        注释:
    ①启蒙运动时期,学者大都精通多个领域,如狄德罗即使哲学家,又是美学家。故时人称其为哲人,即富于智慧的人。
    ②如无特殊说明,本文所指《百科全书》为狄德罗在1751年至1772年间,担任主编编纂的28卷本《百科全书,或科学、艺术、手工艺分类字典》(Encyclopédie ou Dictionnaire Rraisonné des Sciences,des Arts et des Métiers),包括文字版17卷及图画版11卷,但并不包含庞库克(Charles Joseph Panckoucke,1736-1789)所出版的《方法百科全书》(Encyclopédie méthodique ou par ordre de matières par une société de gens de lettres,de savants et d'artistes)。
    ③[法]谢和耐:《中国和基督教:中国和欧洲文化之比较》,耿昇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序第9页。
    ④[F]Denis Diderot,Encyclopédie ou Dictionnaire Rraisonné des Sciences,des Arts et des Métiers.Paris:Briasson etc,1751-1772,Tome Dix,p.866、Tome Troisieme,p.339.
    ⑤杨家骆编《四库全书百科大辞典》。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1980,第7页。
    ⑥“四库馆臣”和“四库全书派”是容易混淆的两个概念。前者指供职于四库全书馆的各级官员,如总纂官、各级分纂官等。后者的衡量标准则是其人在《四库全书》的编纂过程中,是否将自身的思想融入文本当中,侧重于思想性。曾供职与四库全书馆之人,即使因各种原因离开了馆内,只要其在书籍纂修过程中参与其中,并留下了自己的思想烙印,即属于“四库全书派”。
    ⑦在《四库全书》的编纂过程中,编纂成员内部存在所谓“汉宋之争”。而《百科全书》的诸位撰稿人之间,亦存在着矛盾,比较著名的就是狄德罗与卢梭之间的恩怨纠葛。
    ⑧穿袍贵族主要与“佩剑贵族”相区别。后者主要是世袭贵族,有佩剑的权利。而穿袍贵族的爵位主要是因官得爵,或富有资产者花钱购买爵位。
    ⑨[美]罗宾·W·温克、[美]托马斯·E·凯泽:《牛津欧洲史》第二卷,赵闯译。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公司,2009,第148页。
    ⑩里斯本天灾指1755年发生在葡萄牙首都里斯本的一系列灾难,包括地震及由此引发的火灾、海啸等。
    (11)[法]卢梭:《致达朗贝尔的信》,李平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第26页。
    (12)数据来源[美]罗伯特·达恩顿:《启蒙运动的生意》,叶桐、顾杭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第15页。
    (13)(清)永瑢等撰《四库全书总目》卷首《奉旨开列办理四库全书在事诸臣职名》。北京:中华书局,1965,第11-16页。
    (14)[苏联]阿·阿·阿基莫娃:《狄德罗》,赵永穆等译。北京:知识出版社,1984,第133页。
    (15)[法]安德烈·比利:《狄德罗传》,张本译,管震湖校。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第110页。又见阿·阿·阿基莫娃:《狄德罗》,第162页。
    (16)《清实录·高宗实录》卷919《乾隆三十七年十月下》。北京:中华书局,1986,第317页。
    (17)《清实录·高宗实录》卷931《乾隆三十八年闰三月下》。第529页。
    (18)[F]Denis Diderot,Encyclopédie ou Dictionnaire Rraisonné des Sciences,des Arts et des Métiers(Tome premier).Paris:Briasson etc,1751-1772,p.180.
    (19)[美]罗宾·W·温克、[美]托马斯·E·凯泽:《牛津欧洲史》第二卷。第11页。
    (20)[美]罗宾·W·温克、[美]托马斯·E·凯泽:《牛津欧洲史》第二卷。第17页。
    (21)[美]杰克逊·J·斯皮瓦格尔:《西方文明简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第462页。
    (22)[法]雅克·勒夫隆:《凡尔赛宫的生活:17-18世纪》,王殿忠译。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第167页。
    (23)[美]罗宾·W·温克、(美)托马斯·E·凯泽:《牛津欧洲史》第二卷。第109页。
    (24)[法]雅克·勒夫隆:《凡尔赛宫的生活》。第167页。
    (25)[苏联]阿·阿·阿基莫娃:《狄德罗》。第138-140页。
    (26)[美]罗宾·W·温克、[美]托马斯·E·凯泽:《牛津欧洲史》第二卷。第149页。
    (27)[英]科林·琼斯:《剑桥插图法国史》,刘雪红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4,第171页。
    (28)[美]费正清:《费正清对华回忆录》。北京:知识出版社,1991年,第288-290页。
    (29)(清)永瑢等撰《四库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124页。
    (30)《清实录·高宗实录》卷935《乾隆三十八年五月下》。第578页。
    (31)《清实录·高宗实录》卷964《乾隆三十九年八月上》。第1084页。
    (32)(朝鲜)朴趾源:《燕行集》卷11《热河日记》。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6,第450页。
    (33)《清实录·高宗实录》卷1104《乾隆四十五年四月上》。第781页。
    (34)《四库全书》卷帙浩繁,使用传统的雕版印刷颇费公帑。故乾隆帝下诏采用活字法印制书籍,并改“活字”为“聚珍”之名。
    (35)(朝鲜)朴趾源:《燕行集》卷11《热河日记》。第452页。
    (36)[加拿大]卜正民:《明代的社会与国家》,陈时龙译。合肥:黄山书社,2009,第234页。
    (37)(清)黄宗羲:《明儒学案》卷58《东林学案》。清康熙刻本,第2-3页。
    (38)《清史稿》卷320《纪昀传》。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10771页。
    (39)(明)李贽:《史纲评要》卷13《后汉纪》。北京:中华书局,1974,第349页。
    (40)(清)永瑢等撰《四库全书总目》卷50《藏书六十八卷》。第455页。
    (41)《清实录·高宗实录》卷40《乾隆二年四月上》。北京:中华书局,1985,第840页。
    (42)黄爱平、黄兴涛:《西学与清代文化》。北京:中华书局,2008,第19-20页。
    (43)许明龙:《黄嘉略与早期汉学》。北京:中华书局,2004,第274-275页。
    (44)黄嘉略在法期间,编纂了《汉语语法》、《汉法词典》等书籍,并将明代小说《玉娇梨》的部分章节译为法文,足见其精通汉语、法语,会通中西。
    (45)[法]亨利·柯蒂埃:《18世纪法国视野里的中国》,唐玉清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第136-137页。
    (46)礼仪之争的肇端可以追溯到1610年,龙华民(Nicolas Longobardi,1559-1654)继利玛窦之后接任中国教会的领袖之时。但是,在1693年之前,争论仅局限于教会内部,清政府并未介入。
    (47)[法]亨利·柯蒂埃:《18世纪法国视野里的中国》。第110-114页。
    (48)此处属于文化误读,参见:林硕:《伏尔泰对明清时期中国文化的误读》。载《法国研究》,2013(1)。
    (49)[法]伏尔泰:《论各民族的精神与风俗以及自查理曼至路易十三的历史》下册,谢戊申、邱公南、郑福熙、汪家荣译,郑福熙、梁守锵校。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第410-411页。
    (50)罗兰桂:《清朝前期天主教在中国的传播及政府对天主教的政策》。暨南大学历史硕士学位论文(2000)。
    (51)[法]伏尔泰:《论各民族的精神与风俗以及自查理曼至路易十三的历史》上册。第257-258页。
    (52)[德]利奇温:《十八世纪中国与欧洲文化的接触》。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第83页。
    (53)[法]贝尔坦:《贝尔坦回忆录》。转引自亨利·柯蒂埃:《18世纪法国视野里的中国》。第65-66页。
    (54)法国制作的平定回疆版画,按乾隆帝的本意并不允许留存,要求全部运回中国。但负责此事的贝尔坦秘密写信给马里尼要求私下复制留存一套。此后,伊思多尔-斯塔尼斯拉斯·埃尔芒(Isidore-Stanislas Helman)又将这组版画制成缩小品,在1785年公开发行。
    (55)[法]亨利·柯蒂埃:《18世纪法国视野里的中国》。第126页。
    本文转自《法国研究》2015年第4期
    (作者单位:中国国家博物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