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洋务运动中的海军建设,除了引进新式的军舰大炮之外,还在海军的编制、体制、管理、纪律、训练和兵役制度等方面进行了改革,特别是标志性文件《北洋海军章程》具有了近代西方海军的色彩,反映了晚清军事改革的进步。但是几乎同时期,日本进行了一场改革——明治维新。起跑线差不多,改革目的和措施也差不多的中日两国,甲午一役,却留给了我们惨痛教训以及太多的思考。 海军作家黄传会、张帆,长期潜心研究中国海军史。他们对海军历史的发现和思考,特别是有关北洋海军的研究内容,给人以新的视角和启迪。以下选取他们作品中的部分章节,以飨读者。 如果,允许我们用比较粗疏的目光回看历史,那么,1877年3月31日“济安”号轮船的那次远航,真的很容易就会被忽略或者遗忘。但是,历史这东西,总归存于细节中。要忽略和遗忘,也难。 17年后,“济安”轮上的那些“乘客”,把自己的生命与中国的命运紧紧系在同一块燃烧的甲板上,他们战斗,牺牲,血洒海疆,成为甲午年那场民族大灾难中最值得尊敬与记忆的海军军人,成为中国历史命运最复杂、最悲情、最难以言说的海军军官群体。 而这一切,真的开始于那次不该被遗忘的远航。 起航在早春 1877年3月31日。早春的福州城。 “济安”轮终于鸣响了汽笛。甲板上,几十双年轻的眼睛中涌动着兴奋的波光——中国海军第一批赴欧洲学习的海军留学生们,终于在这一天踏上了久已盼望的航程。 这些年轻人已经在福建船政的前、后学堂接受了多年系统的海军军事教育。今天,他们将告别熟悉的马尾港,跨越近两个月的漫漫海途,直达欧洲。 这些年轻人行前脱下了福建船政学堂的制服,换上了新做的青衣小帽的便装。也许他们的肩头尚不够强壮,但他们将肩负起一个东方大国的海防重任。他们有理由为此而兴奋异常。而也只有在一百多年后,人们才能掂量出其中的分量。 当然,135年后的今天,这次远航还是被很多人误记误读,以致错谬百出。有的书上,笼统地说这些中国海军留学生“一步登天,敲开了英国皇家海军学院的大门”。其实,真实情况远非如此。海军留学生们在香港就分了手,学习军舰驾驶的福建船政后学堂学生,当时有个怪名称,叫“驾驶学生”,即刘步蟾、林泰曾等12人,他们乘船直达英国抱士穆德;学习造船的叫“制造学生”,即福建船政前学堂的12人,加上先期出洋的魏瀚、陈兆翱以及8名“艺徒”,共22人,去了法国。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