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近代史 >

从《申报》觐事报道论同治、光绪年间对“与国”定义的转变(5)

http://www.newdu.com 2017-09-06 《史林》2014年05期 尤淑君 参加讨论

    从表1整理的消息来源,可知《申报》尚未连接上清政府的官方渠道,外国商民提供的讯息也未必准确,更不具有实时性。① 例如,《申报》误以为李鸿章是清政府拒绝请觐的幕后黑手,并评论说皇帝为了羁縻外人,才同意外使入觐,瞻仰天颜,见识中国礼法。② 而《申报》也转译《西字新报》,③报道觐见日期已定在五月二十八日(1873. 6. 22),并指出各国公使因不肯行“跪拜礼”,总署王大臣(恭亲王奕)本想停止请觐之事,但因皇帝优礼外人,恩准外使行“鞠躬礼”,方能顺利解决“公使请觐”之事。④ 由此可知,在《申报》和在华外国人士的眼中,认为总理衙门和北洋大臣李鸿章才是阻碍“公使请觐”的最大阻力,但同治皇帝并没有拒见公使的想法,故不拘“朝贡礼”的成例,特允外国公使行“鞠躬礼”。对中外双方争执觐见礼的原因,《申报》解释为中西风俗不同,指出在“礼”和“刑”两方面,“中国则失之太繁,西国则失之太简”,于是中外双方难以谋合,屡有冲突。⑤ 因此,《申报》着眼“中西礼俗之异”,强调中国和欧美各国各有优点,⑥中国只要能打破成法,移风易俗,并学习欧美各国的船坚炮利,让聪明之士不再困于科举,农民不再困于节气,工商不再困于微本,中国将重新振兴,迎头赶上欧美各国。⑦
    值得注意的是,在《申报》的叙述语境下,外国公使行“五鞠躬礼”乃是皇帝特别优容,让人忽略清政府曾签订《天津条约》的事实,无形中切断了跪拜仪式、朝贡礼及中华国体三者间的关连性。⑧而且《申报》将西洋诸国定位“永为通商之邦”,⑨即有经济往来,但没有政治上的主从关系者,并称赞西洋诸国是协助中国改革的“和好之国”,⑩回避中外关系的政治位阶问题,让同治皇帝仍是“天下秩序”的顶点。尤其从《申报》对“使臣”一词的解释,得知《申报》虽未将外国公使看作属藩贡使,却对西洋诸国的定位相当暧昧,并用春秋时代的“交聘”为历史依据,藉以闪避西洋诸国与中国的位阶问题。(11)例如,《西字新报》批评清政府在《京报》里,用“使臣”称呼各国公使,等于向中国官民暗示各国公使是贡使身份,将西洋诸国视为琉球、朝鲜等属国。(12)对此,《申报》反驳《西字新报》的观点,先说明中国向来看重“名”、“器”,特别注意中西双方的称谓问题,但中西双方的价值观未必相同,“我以为荣,彼以为辱,我以为尊,彼以为亵,比比然也”,(13)故《西字新报》才会误会“使臣”二字的意义。接着,《申报》再以春秋时期的诸侯、大夫、士之间的交聘为例,指出“交聘”不同于天子遣使,或诸侯遣使朝觐,往来双方没有主从关系,不同于君臣之分。同时,《申报》也为清政府辩护,指出清政府称公使为“使臣”的原因,只是尊重皇帝而已,并不是指公使是属国贡使(陪臣),更不是指各国政府是中国的属国。而欧美各国皆是“天朝友邦”,称公使为“使臣”,不但是尊崇皇帝,也是公使尊敬本国君主的表现。
        天子遣臣于各国,则曰天使,因其为天子所使也。诸侯朝于天子,自称曰臣。诸侯使大夫朝于天子,自称曰陪臣,以其不敢与国君相敌也……是天朝友邦,其称使臣也同。盖使臣者者,谓某国所使之臣也,人固可称为使臣,己亦可称为使臣,尊其君之所使,故系之曰臣,尊所使之国君,故意谓之曰臣。(1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同治十二年公使入觐的正确时间是六月初五日,但《申报》直到六月十三日,方从《西字新报》得到六月初五日公使已觐见之事。
    ②《西友论觐见事》,《申报》第2 册,第356号,同治十二年六月初二日,第581页。
    ③《西字新报》非一实际报纸,乃指英文报纸,或称西字日报、西字报、西报。但从发刊地是天津来看,再验证发行时间,可能是天津得到的《字林西报》,而不是1894年创刊的《京津泰晤士报》。戈公振:《中国报学史》,第90页。
    ④《述西友论觐见事》,《申报》第3册,第361号,同治十二年六月初八日,第5页。
    ⑤《论中西礼刑不同》,《申报》第7册,第1021号,光绪元年七月廿五日,第189页。
    ⑥《中西异同论》,《申报》第7册,第936号,光绪元年六月初一日,第9页。
    ⑦《论中西风俗之异》,《申报》第6册,第826号,同治十三年十一月廿七日,第9页;《书英国葛公使论中国事后》,第837号,第53页。
    ⑧《翻译天津邮寄西字新报四则》,《申报》第3 册,第361号,同治十二年六月初八日,第5页。
    ⑨《述西友论觐见事》,《申报》第3册,第361号,同治十二年六月初八日,第5页。
      ⑩《译西友群论觐见事》,《申报》第3册,第379号,同治十二年六月廿九日,第77页。
    (11)《书西报论称使臣二字后》,《申报》第3 册,第363号,同治十二年六月初十日,第13页。
    (12)《书西报论称使臣二字后》,《申报》第3 册,第363号,同治十二年六月初十日,第13页。
    (13)《书西报论称使臣二字后》,《申报》第3 册,第363号,同治十二年六月初十日,第13页。
    (14)《书西报论称使臣二字后》,《申报》第3 册,第363号,同治十二年六月初十日,第13页。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