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年金的通胀大敌 20世纪20年代到30年代,经济发展较为迅速,社会相对稳定,为保障发展提供了土壤。在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之后,战争对经济破坏极大,与战争同时而来的是快速的通货膨胀。对以强制储蓄为基础的近代企业年金计划来说,快速的通货膨胀是其致命因素。 其时,上海市政府为了洞察物价变化对工人生活的影响从1926年就开始编制上海市工人生活费指数,相当于工人的CPI。该数据在1926年和1937年的十年中相当稳定,在以1926年为基期的数据中,这12年的数据值分别是100、101.09、93.21、101.98、116.79、113.82、108.05、97.17、97.17、97.35、98.72、105.04、108.88(前半年),大致在100上下,波动幅度在百分之十以内。但1937年之后,该指数迅速上升。上海市工人生活费指数取1936年为基年,即当年生活费指数为100,1937年指数为119,1938年指数为155,1939年指数为203,1940年则达到了430。在急速的通胀下,以储蓄为特征的积累制年金计划就难以再生存。 通货膨胀侵蚀了年金计划的实际保障能力,如上海协大祥绸布店的“职工储蓄”,在1937年底的结存数是45800余元,当时的米价是14.8元,到1942年,伪储备票发行时,米价已涨到404.3元。因此已经建立企业年金计划的企业要么停止并发还了储金,要么改变了储蓄办法,总之以往具有企业年金性质的强制储蓄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协大祥绸布店在急速通胀下,开始允许职工自由提用储金,即标志着企业年金计划的结束。又如金星笔厂每月扣工资10%,厂方另贴10%,十年本利归还的职工储蓄,因“币值贬落,旋即发还停办”。 即使是不需要员工供款的英美烟草公司的工人储蓄,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也停止了,其后虽在1945年10月1日在青岛和上海“应员工的要求”予以恢复,但储蓄时间变为13个月,随后12个月,再后来缩短到3个月。 近代中国企业年金的建设尝试最终止步于通货膨胀的威胁。虽然,企业年金在新中国建立后随着企业的国有化而不复存在,但无法否认的是,从近代自发产生的过程分析企业对自己职工设立年金计划是具有其合理性的。今天雇主为职工设立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是有其历史支撑的,也将更好地构建当代中国的社会保障体系。 (作者为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史学系副教授)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