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词典》上的常识性错误 吕友仁希望,应该继续有相应的关注与投入,特别是其他学科的“渗透”,以避免礼学失传。“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一个多世纪,按照三十年一代的算法,就是三四代人。三四代人与礼学基本隔绝,后果相当严重。且不说一般人,就是一流的学者,遇到礼学方面的问题,往往也出现常识性的错误。”他举大家最常用的《汉语大词典》“礼辞”一条为例: 【礼辞】按照礼节辞谢;辞谢。 《仪礼·士冠礼》:“主人戒宾,宾礼辞许。”郑玄注:“今将冠子,故就告僚友使来。礼辞,一辞而许。”《仪礼·燕礼》:“射人命宾,宾少进,礼辞。”郑玄注:“礼辞,辞不敏也。” 吕友仁表示,“应该说,本条的书证选择是很好的,问题就出在释义上,把意思说拧了。”其实郑玄注中的六个字“礼辞,一辞而许”就已经言简意赅地作了释义。对于对方的第一次邀请表示婉言谢绝,等到对方第二次发出邀请时才表示接受,叫作“礼辞”。《汉语大辞典》把释义的落脚点放在“辞谢”上,有所偏差。实际上,落脚点应该放在“接受”上,只不过这个接受不是痛痛快快地一下子就接受,而是要先婉言谢绝,等到对方第二次发出邀请时才表示接受。为什么要礼辞呢?郑玄在注释《仪礼·燕礼》时说:“礼辞,辞不敏也。”意思是说,做人要客气,要首先表示自己不行,不是被邀请的最佳人选。做人要谦恭,这是一种礼貌。 吕友仁担心的是,这一点一滴的错失和偏差,未来可能汇成将错就错的洪流。 想培养一支熟知《仪礼》的学术团队 “‘为往圣继绝学’——好多人喊得非常慷慨悲壮,但是他们不知道绝学在哪里。”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彭林说。“韩愈都说‘余尝苦仪礼难读’,你想想老先生干的活。”而彭林想将流传至今仅存余绪的仪礼,通过现代手段复原出来。 目前,清华大学礼学研究中心与香港城市大学创意媒体学院合作的仪礼复原项目,正在进行中。2013年,他们已经完成了士冠礼的拍摄,现在正在制作的是乡射礼,并且成功中标2014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仪礼》复原与当代日常礼仪重建研究”。 两千年前就“礼坏乐崩”,现在可能恢复出两千年前的礼吗? “我们还是根据文本研究,实在书本上找不出,就看汉画像石,看出土的材料,我总要找到一个让我这个说法靠点谱的东西。所以我现在做这个项目一个很直接的目的,就是想培养熟知《仪礼》每一个环节、每一件器物的学术团队。这样,这个学就绝不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