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访谈 >

今天 如何研究礼(6)

http://www.newdu.com 2017-09-06 文汇报 李纯一 于颖 参加讨论

    礼是征实之学 
    “彭林老师说靠谱不靠谱,我从来都没想过这东西还能靠谱。”中国社科院历史所研究员吴丽娱说到这里,自己也笑了,“是真的呀!对我来说,也非常新鲜。”吴丽娱专治礼制史,与经学领域的礼学,是两个行当。“我们做的都是跟王朝结合的国家礼制的问题,对三礼的了解也就是知道个后世制度的来源。原来对他们礼学这块到底做到什么程度,还真是不了解。” 
    她对会场上所见所闻连连赞叹,特别是相较于各地兴起的民俗化取向的祭典仪式,“因为听到复原,觉得一般都是很糙的,大概齐,有个意思就得了。但他们是属于完全不一样的性质。现在这个的性质是很规范、很学术的。” 
    “所以我为什么下定决心”,彭林在接受采访时说,“你不拿出那个权威的东西来,假货、水货就到处都是了。我为了这一天可以说准备了十年。”彭林希望,能够做出一个精良的复原版本,让大家通过了解去思考古礼合理在哪里:“我们不是要复古。谁复得了古?”而是想让人们比较一下,中国传统的冠婚丧祭仪式和舶来品相比,优长在哪里,里面的文化元素会不会更适合我们自己,以重建出适合当代日常的新礼。“你要批评,也先看完以后再批评。” 
    两千年下来,动作会走样吗? 
    当然,这样专业、细致的复原,代价也不小。“这是一个烧钱的活。我们拿一个国家社科基金项目80万元,光是一个士冠礼就做了差不多200万元,这个都是嘉礼堂在支持。” 
    “其实我今天才知道,沈葹老师说沈文倬先生生前也有这个愿望。”彭林在纪念活动上说。浙江大学古籍研究所教授贾海生回忆,沈先生曾经讲起自己跟曹元弼先生学习礼学时,曹先生已经双目失明了,他一边读郑注贾疏,一边在曹先生家里类似于宗庙的房间里,一遍遍地演习揖让周旋的各种动作。 
    每一个动作都有礼义在里面,边读书边演习,比只读书对仪式典礼的细节把握更准确。“因为文字记载的礼书文本,不可避免地会有所省略,比如说,人们举行仪式的时候,一个人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怎么走的,往往文字会记录这个人原先站在什么位置、面向,下一个动作可能已经到达要行礼的地方;但怎么走过来、怎么转的身,礼俗就可能像现在的录像那么直观。所以要一边演习一边推测细节。”贾海生解释。 
    不过,两千年下来,动作会走样吗?时移世易,在历史发展中,尽管有文字记载,但是人们对于《仪礼》以及其他礼仪中记载的礼仪器物、方位逐渐模糊不清,需要在后代礼仪实践中加以明确。这就是后代礼图产生的原因。 
    15年前以孔德成的《士昏礼》为蓝本,制作3D动画版本的台湾大学中文系教授叶国良,曾经在《汉族成年礼及其相关问题研究》导言中谈到礼仪研究的要点。他认为,由于礼仪变动不居的特性,必须对其同时作“共时性与历时性的观察”,也就是既要将某一特定仪节放在各种同时存在的仪节之中,以掌握该仪节的意义与定位;也要做探源与变革的追踪,这样更能够突显这一仪节的意义。 
    “面对同一个文本,复原的仪典,包括彭老师这个,再有一个人也做仪礼复原,也不可能达到一模一样。”贾海生说,“原因就是,对文本省略的部分如何补充出来,一要靠历代学者的研究成果,二是在具体场合下一个人对文本、历代成果的理解和接受程度。所以恢复礼典,不同的人肯定会有不一样的地方,每个人都有自己心目中的一个规范。”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