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报:您书中所写学者,是出于什么做的人选? 葛兆光:我没有特别的选择,都是在学术研究中,要看这些学者的论著,或者这些学者的书信、日记、诗歌,有感而发信笔写下来的。当然,也许是受到1990年代学界风气的影响吧,我写这些纪念前辈学者的文章,大多数在1990年以后。那时大家都最热衷讨论这一批曾经被政治遮蔽、忽略、被边缘化的学人,虽然我也并不见得完全同意这些学者的想法,但我感觉这些学人的内心痛苦最深刻,所以,我常常在读书的时候,随手写下这些文字。当然,也和我当时做禅宗史、道教史有一点儿关系,像杨文会、沈曾植、王国维、陈寅恪他们,都是我自己研究的时候要常常翻阅的论著的作者。1990年代,这一批学人被发掘得比较多。当然,我这里面没有写胡适,没有写傅斯年,可能是因为相对来说,他们这些人内心的新旧冲突,没有前面说的那些人那么大。胡适、傅斯年他们,大体上接受新时代,接受新理想。当然,时势变化也会影响到这些被称为“趋新”的学者,比如我写的顾颉刚,他在国家与民族危机的时代,也一样“徘徊到纠结”嘛。 你们年轻人可能不清楚,1990年代也有些特殊背景。如果说,1980年代的“文化热”,是以传统文化来讨论现实政治,到了1990年代,环境变了,好像有个“学术史热”,其实就是转而以学术史、学者来谈论对现实的感受。所以,那个时候的“文化英雄”,突然变成王国维、陈寅恪这些看上去学问专精、思想矛盾、情感复杂的学者,就是这个道理,其实1990年代还是延续了1980年代。也许有人不太理解,为什么这样,比如李泽厚先生就说学术上天、思想落地,或者学问家凸显、思想家淡出。真的吗?其实我觉得他没有看破这一点。 比如说吧,当时讨论王国维,大多数人注意的都是王国维“义不食周粟”,往昆明湖里一跳。但我坦率地说,那个时代讨论王国维的人,其实对王国维的学术了解得并不多,他们懂他的甲骨之学、蒙元辽金之史吗?讨论陈寅恪,他们懂陈寅恪的那些多种语言的佛经对勘、蒙元史或者后来的中古史吗?其实当时讨论最多的,都是他在《王观堂纪念碑》里面讲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等等。 当然,对这类讨论,我也是部分赞成的,学者的生命史、思想史、情感史,是他们的一半,而我觉得这还不是学术史,另一半还是应该讨论他的专业、他的学术、他在现代学术转型中的位置,所以,你看我的《序》里面就特意讲了一段这个意思。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