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曾植能真正被理解吗? 文汇报:那么像沈曾植这样,原本要“继承前哲”、“开创来学”,在学术上“绝不保守,真是新潮”,能与西洋东洋学者在学术前沿话题上分庭抗礼,并且也在乎“在环球学界伟人中高踞一席”的人,在学术史上却渐渐被人遗忘,您觉得与他政治立场保守、满肚子不合时宜有关。今天,学术史对沈曾植的记忆恢复了吗? 葛兆光:我不觉得今天的人们已经了解他了。真的能够不仅记住沈曾植的学术史意义,而且在学术上也把他当作一个典范,恐怕还要一点儿时间。实际上,沈曾植当年的开拓性研究,比如考证突厥碑、做佛教道教、对西北史地的兴趣,在那个时代是非常预流的学问。我总觉得,中国学术跟现代国际学界的第一波接轨,就是他们那个时代,当然可能还早一点儿,所以王国维才说“道咸之学新”。“新”是什么呢?王国维在给沈曾植写寿序的时候曾经说,那个时代,讲经学就讲今文经学,讲史学就讲辽金元的异族之史,讲地理就讲西北,这是当时的“新”。可是,这些东西后来成了“绝学”,什么是“绝学”,就是少数学术精英把玩的、极其专门的学问,也许只有三两个同行互相切磋呼应,可是它无法影响学术与时代。可是,沈曾植研究的那些东西,其实和大时代、大学问、大关怀是有关系的呀,你不了解那个时代中国、亚洲和世界的关心点,不了解当时欧洲东方学和日本东洋学的变化,不了解那个时代中国面临的时代巨变,你不能体会这些看上去冷僻的学问其实有大意义呀。所以,这也是为什么讨论学术史,其实很重要。 很多人并不了解,那个时代这种学问是很重要的,不仅在中国很重要,那时候的欧洲东方学、日本东洋学也在往这个方向走。当时的国际学界有这样一个潮流,这也就是我现在一再跟大家讲的,其实“四裔之学”在当时很重要。沈曾植走在前头,是当时很重要的学界领袖。陈寅恪、王国维都特别佩服他,日本学者和俄国学者也很佩服他。但是,沈曾植在当时那么有影响,算是学界大佬、领袖人物,即便民国后他隐居在上海,各色人等还是络绎不绝地去朝拜他,包括当时日本东洋学的大佬,可为什么后来人们总觉得他的这些学问是“绝学”?我前面讲,这是因为在中国,它跟整个的政治、国家、民族的大关怀没有联系起来。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