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访谈 >

在旧传统和新时代之间(3)

http://www.newdu.com 2017-09-06 文汇报 李纯一 参加讨论

    文汇报:稍后一辈的学者,比如季羡林先生,他和陈寅恪一样,在德国也是学比较语言学和历史语言学。陈寅恪看到西洋学问的超迈精彩,但还是想要恪守学术上的民族本位,自己走出一条新路;而季羡林如果没有后来“文革”的干扰,应该会一直在语言学的路上走下去。是不是可以说,相较而言,由于各种原因,稍年轻一辈的季先生身上没有太多中国传统文化的负担?对时代环境的反应,也与陈寅恪有所差别?
    葛兆光:这一点我有一些不同看法。我对现在外界对季先生的有些非议,是不太同意的。我一直觉得季先生是很了不起的学者。而且季先生跟陈寅恪先生,在学术上、思想上还是有不少取向一致之处。
    你知道,陈寅恪最早回到国内,在清华教的是欧洲东方学的目录学和佛教经典对勘等课程。他刚回国的那几年发表的文章,跟后来是不一样的。那个时候,像《大乘稻芊经随听疏跋》、包括蒙元史的系列研究,可以看出,他关心的还是中外宗教、语言和历史。季先生也是这样,季先生回国以后,最早有影响的论文是《浮屠与佛》,部分靠的也是在德国学到的历史学和语言学方法。
    当然,陈寅恪先生在抗战爆发以后,学术重心有一些转向,转到中古史这一块。一个可能的原因是,抗战之后,有关四裔历史和语言的资料不太好弄。我看到最近有人发现一些陈寅恪写给傅斯年的信,就说到要史语所买书,他说,至少要和日本学者一样能够看到充分的资料和论著,才能和日本东洋学竞争。可是,当时中国的条件可能不足,战争又起来了,是不是因为这一点,他转向中古史?也许还有一个原因是,他也觉得中古史有一些关系到现代中国社会、种族、政治、宗教的问题也相当重要,而作为中国学者,研究中国也是他需要去做的,当时国难当头,再去做只有少数人能够理解和欣赏的绝学,也就是非常技术、专业的学问,是否也不太合适?这一点还要继续讨论。
    季先生最专业的是巴利文、梵文、吐火罗文等等。比如他的《弥勒会见记》译释,那是他的专业,我们不懂,他主持编的《大唐西域记校释》是中外交通史文献研究的典范之作,也很精深。但是他的《蔗糖史》则是我非常赞赏的书。《蔗糖史》是将历史学、文献学和语言学的方法交叉起来,由蔗糖来讲全球交流史。季羡林先生指出,糖在英语里是sugar,法语、德语等好多语言里的“糖”字,都来自梵文的sarkara,而在敦煌残卷上发现汉语的“煞割令”,其实就是这个来自梵文的“糖”。从这里开始追踪,通过糖讲中外交流,很有意思,我注意到它和最近这几十年世界各国学者对于“糖”的研究,刚好呼应起来。你知道,全球史也好、亚洲史也好,丝绸、瓷器、茶叶、蔗糖,当然还有鸦片,都是可以突破一国史,把世界或亚洲历史连起来讨论的一个好的切入点。所以现在还要好好重新评价这部书。当然,《蔗糖史》是季先生晚年所写的,《弥勒会见记》也是他晚年的著作,季先生在解放以后走了很长一段路,最后还是回到这里。
    此外,观念上还有没有一点儿接近的地方呢?陈寅恪先生很明显地表现出对现代以及西方文化比较保守和怀疑的意思,觉得要捍卫中国文化。所以他讲自己是“思想囿于咸丰、同治之世,议论近乎湘乡、南皮之间”。但是,晚年的季羡林不也是一再讲“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吗?在这里老一代学者好像有点儿相似。这些老一代的学人身处中国积贫积弱的年代,很担心中国文化断裂,所以,多少都捍卫中国文化,但你应该注意,他们又是在外面留过学的,不是那么完全保守,他们也赞成现代的民主和科学,所以,他们常常表现出来的是,一方面他们很留恋中国文化的传统,期待中国文化“三十年河西”,能够发扬光大,但是他们也反复讲,不能拒绝世界的很多文化,也不能把新时代取得的一些现代学术成就统统扔掉。举一个例子,1930年代在面对民族危机和国家危亡的时候,很多人又回到信古,讲三皇五帝历史,陈寅恪先生就不同意,他觉得,如果因为政治形势而把好不容易取得的一些学术成绩丢掉,这是不行的,这里也包括对“古史辨”这种历史思潮的同情理解。季羡林也这样,包括讲所谓“国学”,他也意识到“国学”太狭窄了,也觉得要超越汉族中国之学,所以他特别讲“大国学”,我虽然不同意这种把概念撑大了来将就内容的做法,但是也能够理解他们,他跟费孝通的想法很像,费孝通原来搞“民族识别”,后来讲“多元一体”,也是这个心情和道理。
    这也适用于周一良先生。其实,如果你仔细了解季先生和周先生,你会看到,他们可能有一段时间被时代洪流卷进去,但是,归根结底到骨子里面,他们对中国传统、对学者立场还是有很多依恋的,只要环境给他们自由空间,他们还会表现出学者的良心。他们不会像后来“文革”年代把这些传统的都视为四旧,也不像现在很多人对传统隔膜。他们都睁眼看过世界,对世界都有切身的了解,不像一些极端保守的人,他们骨子里对世界上的好价值都是接受的。所以我觉得,他们晚清民国延续下来的一代学人,和后来包括我们这一代是不太一样的。我们这一代,也包括更年轻的一代,有很多方面跟真正的传统,不光是古代传统,也包括五四传统,其实割裂得很厉害,这不是搞搞百家讲坛、诗词比赛、读读《弟子规》之类就能改变的。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