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开埠十七年:青岛工业基础的建立 德国为维护其远东地区利益,并满足其占有殖民地的需求,在对胶州湾进行充分考察后,最终于1897年借巨野教案之机强行租借胶州湾。在占领青岛后,德国当局投入巨资对城市、港口、铁路和市政工业进行建设,力图将其打造为宣传德国优越性的模范殖民地,而上述建设与其他工业投资一起,确立了青岛现代工业的基础。 (一)德国对胶州湾的考察与占领 1871年,德国经普法战争统一。作为新兴国家,其极度渴望占领殖民地与扩大势力范围,而尚未被瓜分完毕的中国与远东地区成为德国的重要目标。从德国著名地理学家李希霍芬率先向德国政府建议在青岛建设港口开始,港阔水深、气候良好并且具有广大经济腹地的胶州湾沿岸逐渐成为德国的优先选择。1897年,德国海军顾问、筑港工程师弗朗裘斯赴胶州湾调查,从面积、岛屿、气候、风向、潮流、盐分、居民、水源、地质甚至包括华人坟墓位置等26个方面向德国政府提交了详细的报告,[6](P13-19)最终坚定了德国占领胶州湾的决心。 1897年,两名德国传教士于山东巨野被杀,德国借机出兵占领胶州湾,并于1898年与清政府签订《胶澳租借条约》,正式租借胶州湾及其周边地区99年,随即在青岛大力开展城市、交通与工业建设。 (二)德国当局进行的城市与交通建设 交通是现代城市的命脉,鉴于青岛缺乏像广州、上海一样发达的内陆水道,发展交通更是刻不容缓。因此,德国当局“在规划青岛伊始,就充分考虑港口、铁路、城市三者之间的布局关系,采取了城建服从港建,以港口建设来促动城市建设和工业发展的政策。”[7](P42-43)一方面进行城市建设,另一方面则建港修路,为城市和工业发展提供交通便利。1899年,青岛港开始建设,1908年大体完成,作为配套设施的青岛船坞工艺厂(又名青岛造船厂)也告完工,厂内配有电灯,昼夜都可做工。[7](P9)与此同时,1899年动工修建的胶济铁路也于1904年建成通车,并在“青岛四方村修建了一座机车工厂,1903年建成投产,主要修理铁路车辆和有关器材”[8](P196),这就是后来在青岛乃至中国铁路史上占据重要地位的四方机厂。随着港口与铁路的建设完成,青岛海陆两方面交通条件均有了极大改善。 港口与铁路的建设,并不仅仅意味着工业本身的发展,更重要的是促进了青岛与其他地区的连接。到1913年,“青岛迅速取代了芝罘在山东对外贸易上近四十年之久的领先地位,由一个年贸易额(1900年)仅二百九十万两(海关银两)的小港口发展到年贸易额(1913年)五千九百六十万两(海关银两)的近代航运贸易枢纽,其发展速度之快,超过了香港、广州等港。”[9](P202)交通条件的便利,为青岛的工业发展提供了原料、资金和市场等多方面的优势。 (三)其他市政工业的建立 在港口与铁路之外,德国当局还建设了为数众多的与城市发展和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市政工业,主要包括发电厂、自来水厂与屠宰厂等。发电厂最初为1898年设立的私人企业,“当时仅以50匹马力之火油引擎发动机2座为市中供电之用”[2](P697),1903年为政府接管并加以扩张,以满足节节上升的用电需求。屠宰厂则从1903年起开始建设,“至1906年6月5日建成投产,共费资75万马克”[8](P219),其先进的技术与极高的产量使青岛一度成为东亚肉类出口的重要城市。自来水厂方面,1899年德国当局开始建设海泊河水源地,1901年建成开始送水,并为市民提供了一段时间的免费试用期,直至1904年才开始收费。从以上所述来看,青岛市政工业门类齐全,水平先进,优于当时中国大部分城市的发展程度。 但是,上述市政工业虽然设备、技术普遍较为先进,规模却都不大,目的仅为方便市民生活,不能很好满足其他工业的需求。以自来水为例,直到1922年,仍有论者以“青岛所有水量,仅足共日用之需,将来市政扩张,已觉不数甚巨,而本地又乏常流川河,故水之缺乏,实为一大缺点”作为“青岛之为工业地与否,至今尚不能十分确定”[10](P59)的原因,可见德国当局下主导的市政工业建设,虽然便利了市民生活,并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可能,但并不足以满足青岛进行大规模工业建设的需要。 (四)工业资本的初步尝试 随着德国对青岛的各方面建设逐步成型,尤其是在港口和铁路的运行大为改善了交通条件后,“大量机器、设备和原料由青岛港输入,青岛制造的工业品经由港口输出他埠或海外;山东腹地丰富的资源——煤铁矿产和棉花、烟草、花生等农产品,沿铁路线输入青岛各个工厂,青岛制造的工业品也随胶济铁路大量销往内地。”[7](P66-67)德国商人很快发现在青岛利用便利交通与潜在市场发展工业生产的价值所在,尝试投资开办了一批以盈利为目的的工厂,并获得迅速发展。1902年建立的德华缫丝厂“已有能力可以供应市场上一种别家工厂产品无可比拟的粗细均匀、质地优良的野生蚕丝,为一些丝织和印染工厂提供一种质地光滑、容易染色的新品种。”[11](P129)1903年成立的英德啤酒公司,规模虽不特别大,但行销甚远,口碑良好。其他还有一些“技术不太复杂,投资少、见效快,比较适合当时当地的情况”[8](P221)的企业,如汽水厂、精盐制造厂、蛋品厂、制桶厂等,都取得了超出预期的成功。 (五)德占时期青岛工业建设的局限与发展 应该说,在占领青岛的后期,德国已经意识到在青岛发展工业的种种优势,并进行了一定尝试。但这一势头很快被1914年爆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止,觊觎青岛已久的日本以英日同盟为由出兵占领青岛,打断了德国工业资本在青岛的投资过程,继承了德国留下的建设遗产,将青岛发展纳入了自己需要的轨道。 虽然德国政府没有将青岛建设成为工业城市的设想,但青岛工业确实是随德国占领而产生。从实际效果来看,德国在青岛建立的工业门类不多,除出于商业与军事目的而建设的胶济铁路和青岛港,以及部分市民、尤其是德国市民生活所需的电灯厂、自来水厂等公共事业外,以盈利为目的而进行的工业建设乏善可陈。当时青岛较有名气的工厂,不过德华缫丝厂、两家蛋厂、英德啤酒公司、崂山汽水公司与一家制桶工厂而已。[11](P130)此时包括精盐制造厂、水泥厂、砖瓦厂等在内的其他工厂,普遍规模较小,产量较低,而且大多依赖德国政府订单存活。总体而言,德占时期的青岛“没有出现资本主义生产的工业化,只在个别工业部门出现了部分由国家创办的企业。”[12](P167) 但是,德国对于青岛工业的贡献依然不容忽视。将“附近地瘠民贫,素无工业之可言”[1](P846)的青岛初步建设成为一座工商业城市,德人具有开创之功;其对城市与交通进行大力建设,使青岛“土辟田治,路筑岸修,商旅辐辏,蔚成大埠,抚今思昨,有若另一天地”[15](P5),更为青岛奠定了工业发展的良好基础;尤为重要的是,德国在财政方面为建设青岛提供了极大帮助,据统计,德国政府在租借期间共向青岛投入资金近2.2亿德国马克,其中超过1.7亿马克由德国国库直接补助,约占总额的80%。[14](P76-77)德国“以国库的财力来培植青岛,而并非以青岛租借地的利益来反哺德国”[15](P25),这笔资金大部分用于城市与工业建设。因此,将德国占领时期视为青岛工业基础的建立时期,并不为过。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