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台前与幕后:日资主导下青岛工业格局的形成 1914年,日本取代德国占领青岛。为加强统治,日本政府采取了鼓励向青岛移民、投资的政策。一时之间,移民充斥青岛,工厂纷纷建立,日资工业凭借政治与资本优势一举占据了青岛工业的主导地位,并根据其自身利益,确立了以纺织为中心,其他行业为辅的青岛工业格局,其他外资与华商虽也垂涎青岛优厚的投资条件,但只能在日资垄断的夹缝中艰难求生。1922年,北京政府收回青岛,日本虽然放弃了对青岛的政治统治,但在经济方面,其统治地位则只是由台前转入幕后,继续保持在青岛工业领域的压倒性优势。 (一)日本占领青岛与移民数量激增 由于地理位置的接近以及自身利益的需要,日本对青岛的觊觎由来已久,但畏于德国的军事实力,未敢有所动作,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为日本提供了天赐良机。战争爆发前,“日本朝野即惟恐欧洲不战,时日置益初被命为驻华公使,尚未到任,即谓‘怕他战不成,战则大妙’云,可见冀幸之情。”[16](P34)1914年战争正式爆发后,日本立刻借口英日同盟对德宣战,占领青岛及胶济铁路沿线,取代德国对青岛进行统治。 为加强对青岛的控制,日本采取的首要政策是鼓励移民,1914年12月28日,占领青岛仅一月后,“青岛日军宣布对日本本土移民实行开放”。[17](P16)随后“来自满洲、日本、台湾、朝鲜者,相望于道,不及半年,达至一万余人。”[14](P6)在青日本移民数量因而大幅上升。据统计,1901年日人初来青岛之时,“人数仅五六十名,而卖春妇居其多数”[1](P76)。到1917年,“青岛一区,华人共七万七千零五十二人,日人一万八千五百六十三人”[18](P279),日人占青岛市区总人口比例已接近两成。到1922年,在青日人数量达到顶峰,“增至六千四百九十一户,计二万三千五百六十六人。”[1](P78)这些移民的来意也各有不同,“最初来者,多赤手空拳之辈,及原状恢复,嗣后来者,多有确实之企图。”[14](P6)在那些等待时局平靖,并“有确实之企图”的日本移民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前来青岛投资工业的资本家。 (二)日资在青主导地位的取得与其他外资工业建设 考虑到世界形势与各国态度,日本并未抱有长期占领青岛的幻想,而是将尽可能获取经济利益作为更现实的目标,如当时旅居青岛的作家王统照所记,日本人“只要有利可图,能够继续占有德人在沿铁路的企业,如煤矿,林业,房舍种种,他们一心一意来做买卖。”[19](P316)在这种指导思想下,日本当局在工商业投资方面为本国国民提供了种种优惠条件。以租买工业用地为例,“日侨买地价格比德租时代低几倍,地税由德租时代的6%降至2%,土地增值税干脆取消,日商领租沧口工业用地每坪(1坪=3.305平方米)年租金仅2分,而市区近郊用地每坪年租金为2角,相差达10倍。”[7](P70-71)这种优惠政策为日人在青岛以较低成本大量投资建设工业创造了良好条件。 考虑到“人工和原料便宜,接近消费市场,以及青岛气候适宜等优点”,日人迅速将纺织业作为主要投资领域。[20](P180)1917年,内外棉纱厂在青岛开机,是为青岛棉纺织业机器生产之始,随后,大康纱厂、富士纱厂、钟渊纱厂、隆兴纱厂、宝来纱厂于1921-1923年纷纷建成投产,六家纱厂资本超过8000万元,工人超过16000人。[21](P144-145)不仅使得纺织业一举成为青岛工业的支柱产业,也确立了青岛作为中国纺织业重镇的地位。 在纺织业之外,日人对其他工业的选择也大多出于有益本国与利润优先的原则。如日本制盐量不能满足本土需求,而青岛制盐产业已有一定基础,日人即大力投资加以发展,后成为知名的永裕盐业公司;青岛人口随着城市发展不断膨胀,日人因而借机发展需要大量廉价劳动力的火柴业,建立了青岛火柴工厂与益丰火柴工厂。由于日本的政治特权与资本优势,青岛工业建设与发展的方向完全受到日资的影响与操纵,日资成为青岛工业的主导力量。 在日资压倒性的优势下,其他外国资本虽然也想利用青岛良好的区位优势获利,但也只能选择一些日资没有涉足的边缘行业,如美商投资的美孚火油公司、峰村油坊,德商投资的太隆地毯厂,英商投资的大英烟厂等等皆是如此。据统计,1915-1927年间,在青岛全部37家外资工厂中,有日资31家,美资3家,英资2家,德资1家;外国资本共7590.1万,其中日资即占7576.1万。[8](P476) (三)华资在青的艰难起步 在外资大量涌入青岛的同时,部分有一定资本的华商也考虑在青岛投资建厂,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华新纱厂。1913年,德华缫丝厂由于德国资方与青岛经理产生误会停业,实业家周学熙以120万资本将其收购,筹建华新纱厂,“拥地数百亩,厂房、仓库、宿舍数百间。”[22](P1)适值日德青岛之战爆发,厂房为英军占领作为华工招募所(一说系日商为求青岛首家棉纱厂之优势而百般拖延),延至1919年始正式投产。在经营初期,华新纱厂在原料收购、工人招募、消费市场等方面遭到资本雄厚的日商纱厂竞争与打击,加之国内军阀混战,盘剥商人,“在外交上既不能受政府的保护,反而备受军阀政府的摧残,”[22](P2)一度出现严重亏损。但华新始终采取灵活策略,在工人培养、产品种类、原棉种植等方面不断进行调整,并利用近代以来民族主义的发展与支持国货的潮流,在日资纱厂围剿中长期坚持生存并实现盈利。 遗憾的是,华新纱厂不过是这一时期华资在青工业罕见的成功案例,由于日资在青岛的垄断地位以及利用政治军事优势谋取到的经济特权,资本较为微薄的华商很难在与日资的商战中取得优势。虽然建立起了包括永记窑厂、东益铁工厂、新业玻璃厂等一定数量的工厂[8](P479-480),但这些工厂大多技术简单、资本薄弱、工人数量不多。据统计,在1914-1927年间一直维持生产的43家华资工厂中,除2家资本不详外,其余资本总额虽达771万余元,但如果排除华新纱厂资本270万元、永裕盐厂资本320万、中日合营的胶澳电气公司资本100余万,其余38家工厂资本总计不足100万元。[8](P471-475)可以说,华资工厂虽在这一时期艰难起步,但在外商尤其是日商资本的竞争与压迫下步履维艰。 (四)主观侵略与客观建设:日资主导下青岛工业的发展特点 在1914-1929约十五年时间里,青岛政治上分为两个统治时期,即1914-1922年日本统治时期,以及1922-1929年北京政府统治时期。事实上,北京政府虽然于1922年收回青岛的政治主权,但日本工商资本始终在经济层面把持着青岛的统治权。日本统治期间,“先后成立纱厂六家,丝厂一家,面粉厂二家,麦酒厂一家,火柴厂三家,油厂五家,盐厂十九家,砖瓦窑厂一家,冰厂一家,蛋厂二家,其他小工厂不可胜计,当日人交还之际,资本逾五十万元之日商,已有八十家之多,而其抵租之官地,综计亦逾三百数十万坪之巨,今政权虽云交还,而其经济势力,则已根深蒂固,牢不可破矣。”[23](P4-5)无怪乎时人评论,“只要到过青岛的人,谁都知道,青岛的收回,不过是名义上的。”[24](P26)到1928年,日本资本在北京、天津、青岛三地投资总额为18278.4万日元,其中青岛达13964.3万日元,占总额的76.4%。[25](P125)可见日商对青岛的投资从未放松。因此,从工业发展的角度而言,合二为一更能体现这一阶段的基本特征:即使在向中国归还青岛之后,日本资本对青岛工商业的垄断与统治不过由台前走向了幕后。 在这一阶段,由于长期为日资影响、操控,青岛始终未能形成独立发展的工业体系,而是在日资引导下形成了纺织业为主,其他工业为辅的发展格局,影响了工业门类的完整性、多样性与自主性。同时,日资在青岛工业中的优势与特权,也抑制了华资甚至其他外资在青岛设厂的热情与意愿,限制了青岛吸纳的资本数量。以火柴业为例,在日占期间,日本当局对青岛各日资火柴工厂“竭力保护,蠲免税捐,故各厂营业,无不利市百倍”,而为了垄断利润,日方又限制其他资本插手其中,“规定青岛仅许设立四厂,不准再有新厂设立,揣其用意,无非为维持日商之专利而已”。[26](P168)这不仅阻碍了民族工业的进步,并且束缚了青岛城市的发展。 但从另一方面看,日资主导下的青岛建设也并非一无是处。在日本统治期间,青岛不仅“城市规模扩大了三倍”[27](P15),其大力发展的纺织业也具备了较高水平。诚如时人所说,中国从日本手中收回青岛,“仿佛是一个孩子从他贫困的幼年寄养给人家,此刻换了一身繁华豪富的壮年面目回家一般。”[15](P16)总体而言,日本对青岛的投资与建设,虽然初衷完全是出于有益本国及追求利润的私欲,但仍然在客观上对城市和工业有所发展。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