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专门史 >

关于抗日战争研究的若干学术和热点问题评析

http://www.newdu.com 2017-11-02 《日本侵华史研究》 岳思平 参加讨论

        内容提要:本文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和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关注中国抗战研究的动态,立足跟踪学术前沿,解读探索若干抗战史研究中的新问题,辩证地阐述了中国抗战十四年与八年的关系、国共两党两军分别所在的正面与敌后战场的关系以及中国战场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关系,凸现了中国共产党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和中国抗战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东方主战场的伟大历史贡献。
    关 键 词:抗日战争 学术热点 研究 评析
    作者简介:岳思平,军事科学院原军史所抗战组长、研究员,北京 100091
     
    中国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反对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伟大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落走向复兴的重大转折点。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为世界人类进步、和平与正义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历史性贡献。
    目前,关于中国抗战的诸多问题,可谓是众说纷纭。有的甚至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这既是历史问题,又成为现实性很强的政治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前提,是必须恪守正确的思维方法,坚决摒弃形而上学的片面认识,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运用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以理服人,依据事实说话,全面和历史地对具体情况进行阶段性地分析,还历史的本来面目,坚决反对历史的虚无主义。这不仅是对党和人民负责,而且也是对历史负责,这对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一、关于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和终点(中国抗战8年与14年的问题)
    第一,关于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由于各种原因,对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和经历的时间在认识上不尽统一。最具有代表性的两种说法:一是1931年说,即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算起,即中国进行了14年抗战;二是1937年说,从1937年七七事变算起,即中国进行了8年抗战。这里既有思想认识和宣传报道不尽统一的问题,又有口语习惯说法和文字表达不够严谨的问题。
    解决这一问题的前提,是要把有关概念区别清楚。由于概念不同,不仅内涵不同,而且外延也是有区别的。其中,关于抗战与局部抗战、全国抗战的概念也不能混为一谈。中国的抗日战争,如概括地称为中国抗战,应包括中国局部抗战和全国抗战两个大的阶段,应是14年抗战,而不是8年抗战。中国局部抗战,是指1931年9月至1937年7月,主要是东北义勇军、东北抗日联军、部分华北和华中地区的中国军队抗战。全国抗战主要指1937年7月至1945年9月的全国抗战,亦称为全民族抗战。人们习惯地称作“8年抗战”,实际上是指全国抗战,或称全民族抗战,即抗日战争时期。如“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歌词中的“他坚持抗战八年多”,就是如此。大量的事实表明,以1931年9月作为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开端是实事求是的。这一观点,从2017年起在中小学生教材中得以落实,是非常必要的。至于人们思想上认识不够统一和习惯说法不够严谨的问题,则需要在宣传报道和党史、军史研究及有关展览中,进一步统一口径,以免产生误解。
    然而,如果以1931年作为抗日战时期争的开端,那与此相衔接的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下限就相应地由1937年改为1931年,则是不可取的。在此,关于抗日战争和抗日战争时期,在概念上也不能混同。说中国抗日战争从1931年9月算起是必须的,但抗日战争时期应从1937年7月算起。众所周知,1931年至1937年,虽然在东北和华北、华中部分地区进行着抗日战争,但从全国范围来讲,毕竟还是局部的,而作为中国两股最大政治力量的国共两党主要进行的是“围剿”反“围剿”的阶级斗争。中日民族矛盾从1931年开始,逐步于1935年华北事变后上升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随着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开始了由土地革命战争向抗日战争的过渡。从总体来看,1931年至1937年我党我军进行的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也就是土地革命战争。因此,要求改变抗日战争时期的上限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下限的说法,是难以令人信服的。
    同时需要指出,别的战争与战争时期也有类似的情况。如解放战争时期开始于1945年9月,结束于1949年9月,10月1日进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而解放战争则开始于1946年6月,结束于1950年6月。但无论是解放战争还是解放战争时期,都是4年。因此,只有把有关概念分清,才能准确地反映中国抗战从何年算起和共进行了多少年的问题。否则,就难以判定哪种说法的正确或错误。
    关于中国抗战14年与8年的称谓,本是一个事实问题,不难理解。但至今仍有人,甚至个别资深专业研究工作者,否定中国抗战14年的概念,而坚持中国抗战只有8年的说法。其理由是,以当时执政的国民政府何时对日态度作为界定标准。按照这一逻辑,当时中国国民政府对日宣战是太平洋战争爆发的第二天,即1941年12月9日。据此,中国抗战就只有4年,连8年也不是,这一表述是难以接受的。照此逻辑,退一步讲,即使是8年,也不是1937年7月7日开始的,而是8月14日。众所周知,在中国共产党和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推动和日本帝国主义打到上海、直接威胁国民政府首都南京的形势下,即淞沪会战的第二天,国民政府才于1937年8月14日发表了《自卫抗战(暴)声明书》。据此,中国8年的抗战,开始于此时。
    其中,不言而喻的,是关于国家何时抗战的认知标准不同。是以形式上代表中国、而实际上蒋介石国民党控制的国民政府,还是以共产党和人民抗战的态度与行动为标准,是得出不同结论的关键因素所在。众所周知,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控制下的国民党和国民政府,执行的是“攘外必先安内”即反共第一、抗日第二,实际上的对日不抵抗政策,一直到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才被迫放弃了这一政策。与此相反,从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出发,代表全国迫切要求抗日的中国共产党连续发表宣言和声明,旗帜鲜明地进行抗战。1931年九一八事变的第二天,中共满洲省委就发表了《为日本帝国主义武力占领满洲宣言》。从9月20日至1932年4月,中共中央和中华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连续发表了《关于日本帝国主义强占满洲事变的决议》和《对日战争宣言》等多份文件。同时,中国共产党号召、推动和影响下的东北义勇军一度达到50余万人,活动范围达100余县,并进行了著名的江桥抗战等。共产党直接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至1937年10月,发展到11个军,共3万余人,进行了难以统计的少则数万、多则数十万的反日大“讨伐”作战。在此期间,国民党爱国官兵,也相继进行了一·二八淞沪抗战、长城抗战、察哈尔抗战和绥远抗战。尽管中日双方对于战争的性质和事实认知不同,但日方关于战争的时间问题也是不回避的,与中方却有惊人的相似之处。稍有不同的是,日方以年头计算,称日中战争史15年;而中方按周年计算,是中国抗战14年。
    据此,有人质疑,既然中国抗战由8年延长至14年,还可以延长至50年,甚至是70年。其理由是:1874年日本进犯台湾,1894年进行了甲午中日战争。如果仅就一般意义上讲,从日本帝国主义的蓄谋已久发动的全面侵华战争和中国抗战的连续性来说,原则上是可行的。但不同的历史阶段,不仅看其主要矛盾和任务有别,还要视一场战争或战役的上限和下限之间,其过程是否间断。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抗战由8年改为14年,不仅是一个时间差的问题,而且作为一场战争的进程始终没有中断,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因此是立得住脚的。
    第二,关于抗日战争时期的终点。一些非常权威人士和领袖著作的注释,以1945年8月15日日本帝国主义口头宣布投降,作为抗日战争时期结束的下限,是不准确的,因为战争实际上没有完全结束。而9月2日,日本帝国主义签字投降,才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结束的时间,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结束日。据此,抗日战争时期的终点,即抗日战争的下限:不是8月15日,而是9月2日。
    其历史原因是:1949年12月23日,中国政务院曾规定8月15日为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但1951年8月13日政务院发出通告,改变了原来的规定,指出:“每年9月3日,全国人民应对我国军民经过伟大的八年抗日战争和苏军出兵解放东北的援助而取得对日胜利的光荣历史举行纪念。”2014年2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以立法决议的形式庄严决定,每年9月3日,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以敌人最后签字投降日的第二天作为胜利一方纪念日,也是符合国际惯例的。而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的前一天,则是抗战的结束日,是不言而喻的。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