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专门史 >

关于抗日战争研究的若干学术和热点问题评析(7)

http://www.newdu.com 2017-11-02 《日本侵华史研究》 岳思平 参加讨论

    八、八路军参加百团大战的兵力、结束时间和历史评价
    1940年8月20日至1941年1月24日,八路军以100余个团在华北地区对日伪军发动了一次带战略性的进攻战役,故称百团大战。这次战役,由于众所周知的历史原因,多年来对有关的几个问题众说纷纭,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1)八路军参加百团大战的兵力究竟是多少个团?
    这次战役,最初定名为正太铁道战役或正太战役。1940年7月22日,八路军总部在《战役预备命令》中,规定八路军参战的兵力不少于22个团。8月8日,在《战役行动命令》中,要求各参战集团的兵力稍有变化,但总兵力仍为22个团。然而,在战役发起后,实际参战的兵力,骤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八路军参加百团大战的总兵力,究竟有多少个团?这虽然是一个事实问题,但长期以来,在党史、军史界和八路军、国民党军的部分指挥员中,说法不一。
    当时,在抗日战争时期,就有103、105和115个团等多种说法。在百团大战期间,较为一致的说法,是105个团。第一次确认为105个团的是八路军作战科长王政柱。1940年8月22日,他向彭德怀、左权报告:“正太路30个团,平汉线卢沟桥至邯郸段15个团,同蒲线大同至洪洞段12个团,津浦线天津至德州段4个团,邯郸至济南公路线3个团,代县至蔚县公路段4个团,北平至大同线6个团,辽县至平定公路线7个团,宁武、苛岚、静乐公路线4个团……共计105个团。”(13)彭德怀说,不管是一百零几个团,就叫百团大战好了!从此,正太战役则称为百团大战。8月26日,国民党军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卫立煌转述了朱德、彭德怀的电报,指出:“百团大战除第一一五师主力及山东部未编入战斗序列外,余均参加。”“共百零五个团”(14)8月27日,八路军参谋长叶剑英向蒋介石转报八路军兵力部署时指出:“百团大战除职部之一一五师主力、山东部队未编入战斗序列外,一二0师、一二九师、晋察冀军区各部主力及决死队之请示参战,部署计一0五个团。这是华北抗战以来空前未有之积极主力(动)向敌进攻。”(15)9月20日,朱德在延安庆祝百团大战胜利暨九一八事变九周年大会上,第一次公布了八路军参加百团大战的兵力,也是105个团。他说,这次大战,还没有包括八路军的全部,山东方面的部队未参加,参加的只是在晋察冀绥的八路军和决死队,一共105个团。22日,延安出版的《新中华报》登载了八路军总司令部和野战政治部于14日公布的关于百团大战第一阶段的战绩,也是105个团,指出:“我参战各团纵横散布广大地域,均能在统一意志之下,英勇用命,严守纪律,在基本上完成了自己所负担之任务。除正规军、地方军共百零五团参战外,各地游击队均积极参战,各区之民众配合作战,及破坏极为踊跃。”(16)
    百团大战结束后,则出现了103和115个团之说。1944年8月上旬,彭德怀向美军观察组介绍了八路军7年来在华北抗战情况时,指出:百团大战使用兵力达103个团。1945年3月,八路军政治部在《抗战八年来的八路军与新四军》一书中写道:1940年8月20日,八路军出动115个团。在“文化大革命”非常时期,身处逆境的彭德怀回忆百团大战时说:共有104团。“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关于八路军参加百团大战的实力,仍有多种说法。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编著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史》第2卷“八路军发动百团大战”一节中,写道:共105个团,20余万人。持105个团之说的还有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著的《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卷。而有人认为,八路军参加百团大战的实力之所以出现各种不同的说法,是因为以往的统计把参战团次算作参战团数,以至出现误差,主张实际参战部队约80个团左右。但这种关于八路军参加百团大战的兵力计算,既有重复,也有遗漏、疏误的问题。综上所述,叶剑英于1940年8月27日向蒋介石的报告和朱德于9月20日的讲话中,均认为是105个团,这种说法,是在当时战役刚刚开始且尚在进行的情况下提出的,是可信的,应确定为105个团。
    (2)百团大战结束的时问如何确定?
    百团大战结束的时间,这是一个事实问题,而不是一个学术问题,本不需要争论,却至今存在着两种看法。一种意见是:1940年12月5日。迄今为止,仍有相当一部分人,包括长期从事这方面研究的人,持有这种习惯看法。这个时间,恰恰是八路军总部于12月10日公布部队战绩的下限时间即12月5日,并且认定百团大战共进行了3个多月。另一种意见,则认定应为1941年1月下旬,百团大战共进行了5个多月,更为科学和符合实际。这并不是说一切习惯的看法都不对,而要实事求是地进行分析。1940年12月5日,恰与太岳敌后军民反“扫荡”结束的时间一致。实际上,百团大战仍在进行中,正处在反对日军“扫荡”的第三阶段。晋察冀敌后军民反“扫荡”最后结束的时间是1941年1月4日。晋西北敌后军民反“扫荡”最后结束的时间是1月24日。据此,八路军总部于1940年12月10日公布的战绩,应视为是百团大战两个多阶段即前3个半月的战绩,而不是整个百团大战的战绩,可以说是一个不完全的战绩统计。12月5日,作为整个战役结束的时间是不符合实际的,应确定为1941年1月下旬。不言而喻,百团大战共进行了5个多月。
    (3)六十余年来关于百团大战历史评价的争论
    百团大战严重破坏了日军在华北以正太铁路为重点的主要交通线,沉重地打击了日军华北方面军推行的以铁路作柱、公路作链和碉堡作锁的“囚笼政策”与嚣张气焰;有力地配合了正面战场的国民党军作战,抑制了国民党顽固派的投降逆流;极大地鼓舞了中国全国军民抗战胜利的信心,提高了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人民军队的政治地位。然而,对于这样一次具有重大意义的百团大战,由于众所周知的历史原因,经历了长时间的争论,其评价大体经过全面肯定、基本肯定、全面否定、基本肯定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40年8月至1941年1月,是全面肯定阶段。这一阶段,正是百团大战进行的时间,从中共中央到中央军委、从八路军总部到各战略区领导人,纷纷发表文章和谈话,盛赞百团大战。即使个别领导人,指出战役中出现的发动群众、作战协同等一些问题,也没有涉及到是否违背军事战略方针方面的根本问题,更没有与以后出现的敌后严重困难形势联系起来。这一阶段,对百团大战是充分肯定的。毛泽东指出,百团大战,真是令人兴奋,像这样的战役是否还可组织一两次?
    第二阶段,1943年至1945年中共七大,是基本肯定阶段。百团大战以后,由于日伪军的残酷“扫荡”、“蚕食”和“治安强化运动”,国民党顽固派发动的第二次反共高潮的影响和水、旱、蝗等自然灾害,华北敌后抗战进入严重困难时期。仅至1942年年底,八路军由40万人减至34万人,抗日根据地面积缩小,人口减少,干部损失很多。从1943年起,八路军总部和参加百团大战的一些领导人,开始把华北敌后抗战出现的一些困难与百团大战的发动联系起来,指出八路军力量暴露和元气受伤等一些问题。从总体上看,1943年至1945年中共七大,从中共中央军委到八路军总部及各大战略区的领导人,虽然也谈到百团大战的一些消极方面的问题,甚至一度出现从根本上否定百团大战的问题,但仍是个别现象。这一阶段,对于百团大战的评价,总体上是客观的,也是有分寸的,是持基本肯定态度的。
    第三阶段,1959年庐山会议至1976年“文化大革命”,是全面否定阶段。庐山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于1959年7月2日至8月1日在庐山举行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8月2日至16日在庐山举行的中共中央八届八中全会的总称。在会议期间,由于彭德怀被错误地定为执行右倾机会主义路线,因而他所直接指挥的百团大战也被全面否定。在会议的发言中,横加指责百团大战在政治和军事上都是错误的,违背了毛泽东的基本的是游击战而不放松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的军事战略方针,使抗日根据地受到了极大的损失。在“文化大革命”中,彭德怀直接指挥的百团大战进而被全面否定,甚至有人说:1941年1月发生的“皖南事变是因为百团大战暴露了力量,引起蒋介石的进攻。消灭新四军八、九千人,这个罪责应该彭德怀负。”(17)
    第四阶段,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至现在,为重新基本肯定阶段。1978年12月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根据陈云的提议,为彭德怀平反昭雪,重新肯定了他为中国人民建立的光辉业绩。24日,中共中央在人民大会堂为彭德怀举行了追悼大会,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给彭德怀同志做出了全面的、公正的评价,为他恢复了名誉。随着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恢复和对彭德怀的平反,在党史军史界和当年参加作战的一些老同志,逐步展开如何评价百团大战的问题,重新基本肯定了百团大战。同时,也指出百团大战尤其是第二阶段,八路军进行了与装备不相适应的攻坚战,过多地消耗了抗日军民的力量,给尔后抗战带来一定的消极影响。
    纵观60余年来对百团大战的历史评价,我们可以得到几点启示:第一,必须坚持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考察百团大战。任何一个历史事件,都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只有把百团大战与华北敌后抗战、敌后战场与正面战场、中国抗战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合起来考察,才能做出正确的评价。第二,必须在动态过程中,来认识百团大战。60余年来,对百团大战经历了全面肯定、基本肯定、全面否定和重新基本肯定4个阶段。全面认识这样一个动态变化过程,就能对百团大战做出恰到好处和经得起时间考验的评价。第三,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精神来评价百团大战。由于众所周知的历史原因,彭德怀在政治上的大起大落,因而他所指挥的百团大战,也随着被贬褒不一。这样,就从根本上违背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恢复,对百团大战的评价又回到重新肯定的结论。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