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族学 > 社会文化 >

[陈熙远]中国夜未眠——明清时期的元宵、夜禁与狂欢(10)

http://www.newdu.com 2017-11-07 民俗学论坛 2008-12-29 20:3 陈熙远 参加讨论

    六、余论:狂欢世界与日常生活
    不论是“州官放火”,或是“百姓点灯”,庆祝的其实是一样的元宵佳节。但反过来说,一样是元宵节庆,州官本意在“点灯”,而百姓却往往乐于“放火”──从礼教与法度所调控的日常秩序中解放出来。
    原来元宵节既是岁时的节令之一,其实本是扣合在日常生活里的一个环节,也是属于日常生活的一部份。在“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日常生活所预设的常态的、惯性的空间与时间秩序里,元宵节造成一种戏剧性的断裂与干扰,但这种断裂与干扰却是藉由接续或弥缝日常生活里的各种差序与界限而成;在“金吾弛禁”的默许下,元宵的嘉年华会里“无问贵贱,男女混杂,缁素不分”。换言之,元宵节乃以日夜接续、城乡交通、男女杂处、官民同乐、以及雅俗并陈的方式,颠覆“礼典”与“法度”所调控定位的日常(everydayness)──从日夜之差、城乡之隔、贵贱之别到男女之防。而这种暂时性的越界与乌托邦里的狂欢,可以解释成盛世太平中民间活力的展现,也可以功能性地视为岁时生活的调节,或是积郁力量的抒解,但也可能被判定为对礼教规范与法律秩序的扭曲与破坏。
    参照巴赫丁关于西方狂欢节的论述,中国元宵节庆的确有不少可供对比的特征或表象。不过巴氏特别将狂欢节与教会官方的宗教庆典作截然的区隔,以为狂欢节乃是完全由平民大众所自发的世俗性节日,既独立又反抗中古基督教会与官方封建文化的禁锢氛围,充分展现大众文化特有的自主活力与对抗精神。然而,中国的元宵节一直是在官方庆典与民间习俗的交会点上,一如田登榜揭“本州岛依例放火三日”公告于市的作法,官方一方面固然宣示对民间习俗的尊重,一方面也意图将传统节庆纳入政治秩序的掌控之中。元宵节虽是属于全民的节日,但官方往往是参与者、导演者和监控者。事实上,在元宵节庆的场域里,正可看出中国官方与民间是一种既依存又紧张的关系。中国统治阶层意图透过元宵节庆,展现承平岁华的盛世景象。然而与民“同乐太平”的景象,却也需要民众的配合参与,才能上演。官方结彩张灯,当然得开放夜禁,让百姓游观赏灯。其实民间的活力与韧性,也正反映在与官方权威的角力中,官方点灯在上,借着元宵夜禁的开放,百姓尽可以“点灯”之名,享受灯节狂欢“放火”的乐趣。甚至有时州官无意“点灯”,百姓依旧自行按例“放火”。尽管历代官方都曾尝试禁抑灯节的庆典,但民间狂欢的节目,从未从历史舞台上消逝:在彩灯烟火、金鼓喧声的锦绣排场里,仍时时可见充街塞陌的游观男女、易性变装的化妆歌舞、以及鄙俗秽嫚的笑闹演出。
    从隋到清,或者说,从春秋到现代,孔子“一张一弛,文武之道”的理论,恐怕从未完全消弭国家意识型态与民间文化习俗的紧张性。尽管元宵节庆的精神正是因“狂”──透过表面上“脱序”与“越轨”的戏剧行为,来释放平常积郁于底层的民间活力,可惜这种一时的“脱序”与“越轨”的表演,仍然常被敌视为对国家“礼典”与“法度”的潜在威胁。或许要等到整个日常生活的秩序“狂欢化”了以后,就没有州官可以再“自讳其名”,而且都能如孔子所言,“乐”民之所“狂”;州官百姓一同点灯,或是,一起放火!
    注释:
    [1] 宋•陆游,《老学庵笔记》,《陆放翁全集》(北京:中国书店,1986),5:30。
    [2] 这是宋代江西诗人李彭〈都城元夜〉里的名句:“斜阳尽处荡轻烟,辇路东西入管弦。五夜好春随步暖,一年明月打头圎。香尘掠粉翻罗带,密炬笼绡鬬玉钿。人影渐稀花露冷,蹋歌吹度晓云边。”见李彭,《日涉园集》10:20,《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册1122(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页711。
    [3] 清•徐珂,《清稗类钞•时令类•孝钦后宫中之岁暮新年》(北京:中华书局,1996),页16。
    [4] 司马迁《史记•乐书》提及“汉家常以正月上辛祠太一甘泉,以昏时夜祠,到明而终。常有流星经于祠坛上,使僮男僮女七十人俱歌。”见《新校本史记三家注》(台北:鼎文书局,1975-1981)页1178。《汉书•郊祀志》言“神君最贵者为太一。”见《新校本汉书》(台北:鼎文书局,1975-1981)页1220。或以为“太一”即指北辰。关于古代“太一”神,以及新出土郭店楚简中〈太一生水〉的相关解释,可参见陈鼓应编,《道教文化研究》第17期(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郭店楚简”专号收录诸文。
    [5] 引自唐•欧阳询,《艺文类聚》80:22,《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册888,页640。
    [6] 参见涂元济、涂石,〈灯节的起源与发展〉,《民间文学论坛》第十二期(北京:民间文学论坛杂志社,1985)页92-96。关于古代藉火逐鬼祈禳的新年傩戏,可参考 Derk Bodde, Festivals in Classical China: New Year and other Annual Observances during the Han Dynasty, 206 B.C.-A.D. 220,pp. 49-138。
    [7] 《新校本隋书》(台北:鼎文书局,1975-1981),62:1483-1484。
    [8] 《新校本隋书》,15:381。
    [9] 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隋诗》(北京:中华书局,1983),4:2684-2685。
    [10] 关于元宵灯节在唐以前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可参考王秋桂,〈元宵节补考〉,《民俗曲艺》第65期(台北:财团法人施合郑民俗文化基金会,1990),页5-39。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