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族学 > 社会文化 >

[陈熙远]中国夜未眠——明清时期的元宵、夜禁与狂欢(11)

http://www.newdu.com 2017-11-07 民俗学论坛 2008-12-29 20:3 陈熙远 参加讨论

    [11] 参见明•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3),页57-58。
    [12] 《明太宗实录》(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6),永乐七年(1409),卷87:页1153-54。余继登并以为此乃元宵节假的缘起,见《典故纪闻》(北京:中华书局,1981),卷7:页126-127。
    [13] 例如《明武宗实录》正德二年,21:596;《明宪宗实录》成化十二年,149:2727。
    [14] 参见清•项维贞《燕台笔录》卷1引《北京岁华记》:“放灯节五日,夜行不禁。”《清代笔记小说》册32(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页524。
    [15] 苏味道,〈正月十五夜〉(一作〈上元〉),《全唐诗》(北京:中华书局,1960),卷65:页752-753。此诗流传甚广,在明清时期的幼学课本里甚至用来介绍岁时庆典的条目,例如明•程登吉着,唐良瑜、唐良瑚集注,《幼学须知直解》(乾隆五十八年刊本;1793)卷上“岁时”中即引以说明上元节庆:“火树银花合,指元宵灯火之辉煌;星桥铁锁开,谓元夕金吾之不禁。”(页7)。
    [16] 孙诒让,《周礼正义》点校本(北京:中华书局,1987),卷70:页2907-2909。
    [17] 明•姚思仁注,《大明律附例注解》(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页566-567;清•沈之奇辑注,《大清律辑注》(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页758-761。
    [18] 参见昆冈等奉敕编,《清会典事例》(北京:中华书局,1991),612:924。
    [19] 《大清律辑注》,26:16,页1488。
    [20] 昆冈等奉敕编,《清会典事例》,1160:556。
    [21] 参见沈德符,《万历野获编•禨祥•鳌山致火灾》(北京:中华书局,1997),29:735-736。沈并指出,有人传言,乃是后来叛变的宁王宸濠故意献“奇巧之灯”,故意酿成祝融之灾。
    [22] 不过在他的游记里,敏感的俐玛窦也特别强调“这种特殊的表演在公众庆典中是相当普通的,其中并没有附丽任何迷信的成分。”见Matteo Ricci, China in the Sixteenth Century: the Journals of Mathew Ricci, 1583-1610. translated from the Latin by Louis J. Gallagher (New York: Random House, 1953), p.321.
    [23] 参见鄂尔泰、张廷玉编纂,《国朝宫史》(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4),页143-145。
    [24] 《清会典事例•起居注》,1056:5731。
    [25] 昭槤,《啸亭续录•山高水长殿看烟火》(北京:中华书局,1997),1:374-375。
    [26] 赵翼,《檐曝杂记•烟火》(北京:中华书局,1997),1:11-12。
    [27] 昭槤,《啸亭续录》,页374-375。
    [28] 赵尔巽等撰,《清史稿•列传•仲永檀》(北京:中华书局,1998),306:10532。
    [29] 〈元宵悬灯演剧助田碑记〉(道光七年;1827),《义门陈氏宗谱》(聚原堂印,1948年第十三次增修)卷4,收入《中华族谱集成》(成都:巴蜀书社,1995),页14-282。
    [30] 徐珂,《清稗类钞•时令类•辛丑西安行宫之上元》(北京:中华书局,1996),页28。
    [31] 徐珂,《清稗类钞•时令类•孝钦后上元撒金屑》,页27。
    [32] 清•刘兆麒《总制浙闽文檄•灯夜申饰巡防》,收入《官箴书集成》册2(合肥:黄山书社,1997),页603。
    [33]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藏明清史料〉041141,总督河南山东河道提督军务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白钟山题本(乾隆三年二月三日)。
    [34]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藏明清史料〉121194,直隶总督唐执玉题本(雍正八年八月十八日)。
    [35]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藏明清史料〉073946,署理刑部尚书事务署户部尚书阿里衮等人题本。(乾隆廿年九月廿三日)所谓“滚灯”,乃是“以纸灯内置关捩,放地下以足沿街蹵转之。”参见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中国方志丛书•华中地方•浙江省》第488号(台北:成文出版社,1983),3:31。
    [36]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藏明清史料〉123337,署山西巡抚衡龄题本(嘉庆十七年二月廿九日)。
    [37] 《隋书•列传第二十七》,62:1483-1484。柳彧以廉能著称。史书并记载他上奏当年“持节巡省河北五十二州,奏免长吏赃污不称职者二百余人,州县肃然,莫不震惧。”而力持俭朴的隋文帝颇为嘉许。
    [38] 巴赫汀对狂欢节的论述,主要见于Rabelais and his World; translated by Hélène Iswolsky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84)。关于巴赫汀的生平与思想发展,可参考Katerina Clark & Michael Holquist, Mikhail Bakhtin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4) 其中第14章特别对比了禁欲的巴赫汀与享乐的拉伯雷两人身处完全不同的世界,但巴赫汀却对拉氏所揭露的民间文化对上层政治的颠覆活力,有共鸣般的体会,并且通过描述拉伯雷的策略,开展自己批判当时官方意识型态的策略。中文方面目前最全面的介绍讨论,可参见刘康的《对话的喧声:巴赫汀文化理论述评》(台北:麦田出版社,1995)。近年对拉伯雷(Francois Rablais, 1483•-1553)狂欢节文本的探讨,可参考Samuel Kinser, Rabelais's Carnival: Text, Context, Metatext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0),末章并专门剖析巴赫汀的诠释,见pp248-260。
    [39] 张养浩,《归田类稿》,卷1:页8,《四库全书珍本•三集》册273(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72)。
    [40] 湛若水,《圣学格物通》(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据北平图书馆藏明嘉靖〔1522-1566〕福建右布政使吴昂校刊本摄制胶片),80:6-7。
    [41] 《明孝宗实录》弘治十一年(1498),143:2479。
    [42] 盛康,《清代经世文续编•礼政•正俗》(台北:文海出版社,1973),页1409-1410。
    [43] 《万历野获编•列朝•节假》,1:16-17。
    [44] 张大复,《闻雁斋笔谈》,1:11,影印本,收入《中国野史集成•续编》册26(成都:巴蜀书社,2000),页908-909。
    [45] Arthur H. Smith, Village Life In China (Boston: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1970) p.150-151.
    [46] 清•李汝珍,《镜花缘》(台北:世界书局,1957)第三十一回“谈字母妙语指迷团,看花灯戏言猜哑谜”,页120-127。
    [47] Piet van der Loon, “Les origines rituelles du théatre chinois,”王秋桂、苏友贞中译,〈中国戏剧源于宗教仪典考〉,收入王秋桂编,《中国文学论著译丛》(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85)页523-547。按原文发表于 Journal asiatique CCLXV, let 2 (Paris: Société asiatique, 1977), pp.141-168。
    [48] 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页58。
    [49] 查嗣瑮,《查浦诗钞》,5:13,《四库未收书辑刊》辑8,册20(北京:北京出版社,1997),页64。
    [50] 《沙川抚民厅志》(清道光十六年;1836),丁世良、赵放主编,《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华东卷》(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5),页20。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