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穿学术生涯的三个转变 中国社会科学网:您从最初学俄语专业到现在成为研究美国问题的专家,这期间经历了哪些转变? 陶文钊:我觉得在我的整个学术人生当中,有3个转变。一个是我原来是学俄语的,但到后来基本上用的都是英语,这是从俄语到英语的转变;一个是我本来是搞翻译的,做了5、6年翻译,后来基本从事的是研究工作;一个是我从1964年到1993年底,在近代史研究所整整30年,1994年以后我调到了美国研究所,从研究历史转变为研究现状。 中国社会科学网:请您从第一个转变说起,谈谈您是如何从学习俄语转变到用英语的? 陶文钊:在大学里,英语作为我的第二外语,学过一点,但学得不多。当时,在大学里学第二外语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学的,你的本专业要达到一定的要求才能够学习英语,当然虽然有机会学也是学得很少,尤其是后来也基本忘得差不多了。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之后不久,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开始主办了全国第一个英语广播讲座,主持讲座的是北京外国语大学的陈琳教授,老先生现在已经80多岁了。当时,我想到自己作为一位专业外语工作者,如果我仅仅知道俄语,其他外语都不知道,那说起来也太抱歉了。所以,我觉得这是个机会,我得跟着这个广播英语来学。 当时,家里的条件都不好,不要说电视,连收音机都没有。记得很清楚,为了学英语,我拿了十几块钱买了一台东方红收音机。十几块钱在当时是我一个月工资的三分之一,我当时一个月工资55块钱。这个小收音机用的是5号电池,5号电池用着很费,我就又从收音机里面接出了一个电源用1号电池,1号电池就比较省了。就是用这个小收音机我坚持听了三年多的英语广播。 英语广播刚开始播出的时候,走在大街上,几乎家家户户都在听,过了十几天就没有几家听了,过了一个月听的人就很少了。一开始,你跟着它学当然不成问题,但慢慢地要一直跟上去,是比较困难的。三年学下来,基本语法我都学会了,单词积累可能也有二三千,而且我听的是英语广播,我会跟着它念,所以从一开始学,就没有学哑巴英语。就这样从初级班到中级班,我认真听课、做笔记、做作业,使英语水平达到了基本可以阅读专业书籍的程度。我的英语就是在那几年里打下基础的。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