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少数民族文字的史学著述内容丰富、体裁多样、体量极大,是尚待挖掘的宝藏。 文字是历史的最佳载体,历史一旦用文字记载下来,就可能永远流传。我国古今少数民族数量较多,历史发展和文化演进千差万别,各少数民族文字的创制,有早有迟。许多民族一直到20世纪50年代才创立了本民族的文字。 民族文字的创立,对民族政治文化和史学的发展起到了根本性的影响。由于有了文字,各民族可以用文献传承的手段培养教育所需要的人才,由于有可以记录、传播政令的文字体系,相应地记事述史的机构和人员也出现了,从而推动了史学从口传进步到书记,史书的撰写和史学思想不断发展。 传说产生于四五千年前的彝文,又称为“爨文”、“韪书”、“蛾鲜文”等,是已知最早出现的少数民族文字,现在老彝文有一万余字,常用的500多个。因其为音节文字,各地使用的彝文不尽相同。百越民族在商周时期已经出现了许多几何印纹陶遗存文字符号,春秋战国句吴和于越有官方使用的“鸟篆”,虽然这些文字极为简单,却真实地记录了百越民族当时的社会活动,体现出他们自觉地记载历史的意识的萌芽。秦汉至民国,大约陆续使用过20余种各民族文字,以分布的地区说,在今新疆和蒙古的,有属印欧语系的佉卢文、焉耆—龟兹文、于阗文,属阿尔泰语系的突厥文、回鹘文、察合台文、维吾尔文和哈萨克文等;在今北方和东北的,有属阿尔泰语系的女真文、古蒙文、八思巴文和满文等,以及不明源流的契丹文;在今宁夏、甘肃、青海、西藏的,有属汉藏语系的藏文、西夏文等;在今西南地区的,有纳西东巴文、老彝文、老傣文和白文等。各民族史学的起源和发展参差不齐,各少数民族文字在史学上的使用有多有少,以民族文字记述历史的方式有宗族谱牒,有碑传、记事、簿记和公私档案等,有韵文或散文的历史著述,有片断或系统的各种体裁的史书,其数量巨大、内容丰富,大部分尚待挖掘整理。 彝族史家以彝文撰写出体裁多样、卷帙繁富的文献,现存最早的是发现于贵州大方县的一块彝文残碑,名为《妥阿哲记功碑》,又名《济水受寺碑》,残高55厘米,宽60厘米。碑文记载了彝族首领妥阿哲与蜀汉丞相诸葛孔明结盟出征,取得胜利,而被封为罗甸国国王的事迹。碑末写道:“到了建兴丙午年(226年),封彝君国爵以表酬谢。”[8]该碑所用彝文已十分成熟。隋唐宋时期,彝族史学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及壮大,当前还有作品传世的彝族史学家有布独布举、布塔厄筹、举娄布佗、实乍苦木、布阿宏、布麦阿钮等多人。用彝文撰写的有综合性史著《西南彝志》《彝族源流》,专门史著《洪水泛滥史》《宇宙人文论》,部族史《德布氏史略》《阿者后裔迁徙考》,战争史《吴三桂入黔记》《阿者巫撒兵马记》,制度史《水西传全集》等。 公元六世纪,突厥族创立文字,并以之撰写了一批本民族首领和英雄人物的碑记,如前突厥汗国的《多罗郭德碑》,后突厥汗国的《阙特勤碑》《暾欲谷碑》《毗伽可汗碑》《翁金碑》《阙利啜碑》等碑铭文献,这些碑铭,是古突厥人撰写的本民族英雄史诗。古突厥文碑铭“在古突厥历史学方面的意义,作多高估价也不为过”[9]。随后,回鹘文、藏文、白文、傣文、蒙古文等相继产生。以回鹘文撰写了《磨延啜碑》《铁尔痕碑》《铁兹碑》《九姓回鹘可汗碑》等碑铭,还撰写出《福乐智慧》《铁木耳库鲁特扎令》《突厥语大词典》《真理的入门》等著作,都有重要的史学价值。以白文撰写出《白古通》等地方民族史书以及《南诏图志》《南诏图传》等。以傣文撰写出《勐果占壁简史》《芒莱法典》《咋雷蛇曼蛇勐》《寨神勐神》等重要史书和碑刻文字《芒市土司放氏傣文墓碑》《大勐笼傣文九曜碑》《干崖宣抚司刀盈庭墓碑》等。以西夏文写成的有《夏译十二国》《夏译贞观政要》《李氏实录》《西夏国谱》《赵元昊西夏事实》《西夏事宜》《奉使日记》《新集慈孝记》《贞观玉镜统》《新法》《亥年新法》《天盛改旧新定律令》等史著。明清时期白族知识分子接受儒学教育,科举入仕,以汉文写作,出现了李元阳、王崧为代表的史学家群体。以维吾尔文撰写的《拉失德史》《编年史》《和卓传》《伊米德史》和以蒙古文写的《蒙古秘史》《元典章》《经世大典》《蒙古源流》等都是具有世界影响的史学名著。回族是七世纪以后因各种原因从阿拉伯和波斯来到中国定居并与汉族等其它民族长期共处吸收而形成的一个民族。明清回族学者用汉文写下了《瀛涯胜览》《星槎胜览》等著名中外交通史著述,以及有影响的地方志、谱牒和伊斯兰教史著述。 在中国55个少数民族文库中,藏文书籍文献居于首位。以藏文撰写的史籍有《红史》《佛教史花蜜精露》《佛教史大宝藏论》《雅隆尊者教法史》《如意宝树史》《西藏王统记》《西藏王臣记》《白史》《汉藏史集》《青史》《贤者喜宴》等,数量巨大。目前藏族地区各大图书馆、档案馆以及寺院保存的书籍、档案文献,其品种和数量之多,令世人瞩目。如西藏自治区档案馆现保存有400多万件藏文文献,拉卜楞印书院藏有22万余部文献典籍,德格印经院共保存有30余万块印版,文字量达2.5亿之巨。这些典籍内容丰富,是研究藏族历史文化的第一手资料。 1997年开始编纂由张公瑾任总主编的《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总目提要》,预计出版60卷110册,将收录全国少数民族文字古籍、口碑古籍30余万条,已出版了回族卷、纳西族卷、侗族卷、鄂伦春族卷、毛南族京族合卷等20余卷,少数民族文字古籍体量实在是极大的。尽管少数民族文字古籍和口碑古籍不能完全等同于历史著述,但用大口径史料学看,它们都是研究少数民族史学的重要原始资料。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