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民族地区乡村生计与治理类型分析 在乡村治理问题上,广西壮族自治区有着较好的代表性。如是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自治区,村民自治首先从广西宜州发端,农村人口比重较大,乡村生计方式多样,农业产业化、市场化程度较高,等等,笔者将从5类模式进行总结与讨论。 (一)古文村治理:合作社+ 20世纪80年代初期探索的“村民自治”,河池市宜州区屏南乡合寨村引领了一场深刻影响中国的变革。由于该村的合作社刚刚起步,所以笔者选择了祥贝乡的古文村。全村辖区面积为2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34亩,有9个村民小组,161户526人,其中贫困户49户133人。以前村民出去需要坐竹筏,人口流动与货物流动均受到一定的阻力。2011年通路后,现在距宜州市区约一个小时的车程。当地政府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把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乡村旅游扶贫与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已经成立古文村休闲农业观光旅游专业合作社。通过土地流转、农民土地入股、贫困户资本入股的方式,采取“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旅游扶贫模式,大力发展花田艺术观光产业、桑果休闲农业以及贫困村农家饭票服务点。 个案1:第一书记 村子以前的道路设施很差,没有产业。原来种玉米、稻谷,但很难满足温饱。我来了后,种桑树、养蚕、种植花卉。我之前的单位帮扶村里,领导调查了以后,结合土地少的实际情况,认为只能走旅游扶贫道路。当初也找了旅游公司,但由于村子不具备相应的条件,旅游公司觉得达不到他们的标准,没办法引进外来资金,所以就制定了通过合作社来带动群众发展的路线。(2017-02-14,古文村访谈) 个案2:村计生主任 村里的旅游合作社给本村人提供了很多务工的机会,如种花、漂流,村里有个70多岁的老年人,身体很好,还在划竹筏接待游客。2016年,村里新增5辆小轿车,都是村里外出务工的年轻人买的。在收入不是很高的时候,让合作社支付很高的工资不是很现实,但是和其他村子相比,也好多了。我们现在的合作社就是个刚刚学会走路的小孩,你要想希望他跑得快,那得支持啊,是不是?旅游合作社和村委会是要相互配合,合作社主要负责投资、管理、经营,一定要找到增加收入的突破点。有了合作社,至少在家的群众有了一部分收入。从2016年4月份到11月份,总共发了15万元工资,这个也不是很简单的事情。最多的一个月有30多人在合作社务工。年纪大了,就给他轻松的活。(2017-02-14,古文村访谈) 古文村的发展,首先得益于在旅游扶贫工作中。乡党委积极探索“党组织+合作社+基地+农户(贫困户)”工作模式。其次,也得益于第一书记的不懈努力。但是,由于合作社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农户短期收益不是特别明显,资源配套也不够完善,预期的收益并没有完全实现。调查中,第一书记的有一句话触动了笔者,“如果村民思想先进,那么就不会贫穷了”。区领导也认为,一提到政府需要占用村民一点地修基础设施,但是村民还问政府要钱。村民感觉政府做的都是没有意义的,最好是村民中有那种能人,能够自发的带动全村人民的积极性,全心全意投入村庄的发展建设中。所以村民担忧发展前景,而政府官员则担心村民们不配合,两者之间仍旧存在一个博弈的过程。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