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舆六尺 秦尺长度既为23厘米左右,则六尺约138厘米左右。考古发现之车舆基本上是长方形,其前后进深较短,所谓“六尺”当指车舆左右向长度,即舆广。 那么,所谓“舆六尺”是指所有车舆而言么?通过核查考古数据,我们可以发现,这一猜想是不成立的。秦始皇陵二号兵马俑坑试掘所得的车马中,车舆可辨识者共六辆,其长分别为130厘米、150厘米、110厘米、100厘米、120厘米、140厘米,(28)除最后一辆接近138厘米外,其余五辆均相差悬殊,完全不合“六尺”之数。此外,秦始皇陵三号兵马俑坑出土车马一辆,其舆广仅100厘米左右,(29)亦不合“六尺”之数。可见“舆六尺”之应用远不如我们所猜想的那样广泛。 一些学者认为,秦始皇陵二号铜车马舆长合六尺之数,(30)按此,所谓“舆六尺”或当指皇家高级用车而言。然此说是将铜车马大小乘以二,又采吴承洛先生“秦尺27厘米说”牵合而成。(31)铜车马与真实车马之比本是估算,吴说又乏实物证据,未得到学界认同,则此观点亦难成立。事实上,如果要牵合数据的话,汉武帝茂陵陪葬车马坑二号车舆广168厘米,(32)亦接近“27厘米说”之六尺——162厘米,汉武以土德自命,岂亦刻意附会“数用六”不成?此外,河南淮阳马鞍冢楚墓出土的战车分两种,大的舆广达160厘米;(33)洛阳中州路战国车马坑出土车一辆,舆广亦达160厘米,(34)皆接近所谓“27厘米说”之六尺,岂战国之诸侯甚至天子也尽用“水德”了么?另外马鞍冢楚墓出土安车舆广约178厘米,(35)山东淄博市临淄区淄河店二号战国墓出土安车舆广约172厘米,(36)不但远超“23厘米说”之六尺,比“27厘米说”之六尺亦长出十几厘米。诸侯规格尚且如此,好大喜功的始皇帝恐亦不会甘心囿于“六尺”之说,而将其顶级车舆规制严格恪守于诸侯之下。 然“舆六尺”之说却亦并非捕风捉影而来。秦始皇陵兵马俑一号坑出土车八辆,除损毁严重的两辆外,其余六车长度分别为143厘米、140厘米、134厘米、145厘米、137厘米、140厘米,均接近六尺之数。结合二号坑车六辆、三号坑车一辆、铜车马二辆,共计十五辆车,而其中接近六尺之数者至少七辆,占半数左右,可见六尺之舆实为当时最常见之形制,所谓“舆六尺”之说当是对此现象的约略概述。 从考古发现看,此种形制当袭自先秦,在众多的战国车马坑中,六尺左右的车舆是最为常见的。河南三门峡市后川战国车马坑出土车三辆,其中主车舆广140厘米。(37)湖北宜城罗岗车马坑出土车七辆,可辨识舆广者四辆,长度分别为145厘米、150厘米、145厘米、135厘米,至少有三辆可视为接近六尺。(38)山东淄博市临淄区淄河店二号战国墓出土车22辆,据考古报告显示,舆广当主要分为三类:126厘米、176厘米、140厘米,(39)最后一类车舆广显然也接近六尺。 这种习惯绵延至汉代不衰。西汉齐王墓随葬器物坑可辨识舆广的两车长度分别为146厘米、92厘米。(40)双乳山一号汉墓一号车舆广144厘米。(41)九龙山汉墓出土车22辆,舆广分为140厘米、160厘米、128厘米几种。(42)正是由于六尺左右的舆应用的最为广泛,所以汉人袁盎才会有“天子所与共六尺舆者,皆天下豪英”(43)的说法。 综上所述,所谓“舆六尺”之说,既非秦代整齐划一之制度,亦当非所谓宫廷用车之制,只是当时采用较多的一种形制而已。此制在战国时已流行,绵延秦汉而不衰,实难以水德“数用六”释之。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