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中国史 > 专门史 >

论抗战时期甘肃的农业改良与推广(14)


    抗战时期,甘肃各种农业改良与推广仅仅是一个起步,没有完全展开,影响了改良的绩效。如引进适合甘肃种植的泾阳302小麦,在抗战时期和抗战后,只是陇南和陇东地区小面积种植,涉及农户只有1000余家,推广面积只有5000余市亩;棉花推广中,最高年份年产棉花6.7万担,仅能满足全省需要量的12%;甘肃砂田面积80余万亩,抗战时期改良面积不足10万亩,仅占12.5%;肥料推广和病虫害防治也处于起步阶段。因此,抗战时期甘肃农业改良与推广存在绩效不足的问题。 
    是什么原因造成抗战时期甘肃农业技术改良与推广绩效不足?概括起来包括四个方面:(1)农业改良时间短。尽管从晚清以来,甘肃农业改良工作已经开始,但一直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直到抗战时期进入相持阶段后,1941年,中央政府为了把西北建成坚持长期抗战的后防基地,各种农业改良才提上日程,到抗战结束,短短四年时间,一些技术尚在试验阶段,无法全面推开。(2)农业改良经费投入不足。抗战时期农业改良资金主要来源于国家银行的农贷和政府的补贴,因投入不足,难以形成大规模的经济效益。如砂田技术改良,以1945年货币值计算,改良1亩砂田需要1744元(法币),将剩余的70万亩砂田全部改良,需要122 080万元,当年银行投资仅有7691万元,仅占需要量的6.3%。投资不足,影响了农业改良的效益。(3)农民农业技术知识不足。农业改良针对农民进行,而“农民的知识水准低,脑筋简单而固执,尤其对于农业□地是几千年来的传统习惯方法,如果有人对他经营的农业种子、技术、农具有所改变,他一定会惊起怀疑的目光,好奇的心理和藐视的态度”(103)。农民的农业知识薄弱,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农业改良与推广的进行。(4)部分地方存在农业推广与农贷两个系统配合不默契。1942年10月,皋兰粮食增产指导团与王家台等5家合作社商议收购小麦种124.5石,拟贷款47 139元,可播种小麦853亩。但农行以合作社“保证责任贷款,超出保证金额”为由,不予放贷(104),导致收购麦种搁浅,影响了来年小麦推广事业。 
    总之,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在“建设抗日后方基地”和“西北开发”的口号下,甘肃省设立了农事试验场和农业推广所(中心),农林部在本省建立了推广繁殖站,中央农林试验所在天水设立土保持试验区,形成了以省农业改进所为中心,农林部和中央农产促进委员会督导,省农业推广委员会领导和县农业推广所(中心)具体负责,中国农民银行等提供了资金支持,由农会和合作社与农家相联系,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农业改良与推广系统。银行资本参与其中,为农业改良提供了资金支持。抗战时期甘肃的农业改良,主要是为了解决居民吃穿的问题,重点在增加粮食产量和种植棉花,为此在小麦优良品种培养、砂田、肥料和棉花推广方面着力最多,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抗战爆发后,中国大部分地区遭到了日寇的蹂躏,“农产衰退,惟在大后方和解放区,颇有发展”(105),而抗战时期甘肃农业发展为此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例证。通过农业技术改良和推广,促进了粮食产量的提高,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甘肃农业破败和农村凋敝的现象,正如魏宏运先生所言:“甘肃农业经济在战时的发展,是引人注目的,它走出了旧有的轨道。”(106)尽管农业改良与推广存在绩效不足的问题,但毕竟使甘肃农业“走出了旧有的轨道”,开始了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这是值得肯定的。就中国经济整体而言,抗战时期中国农业经济比较发达的长江中下游、华北与黄淮平原地区农业发展完全处于停滞状态,中国经济举步维艰,但在国民政府各种农业政策影响下,甘肃农业和农村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说明国民政府部分实现了大后方经济建设的战略目标。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