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中国史 > 专门史 >

论抗战时期甘肃的农业改良与推广(15)


    注释: 
    ①相关研究参看拙文《农贷与甘肃农村经济的复苏(1935-1945)》,《近代史研究》2012年第4期。 
    ②如谢国兴在谈到安徽省从清末到抗战前的农业技术改良问题时指出:“皖省在清末至抗战前,先后设立过不少农事试验场,种类包括农、林、畜牧、垦殖,层级涵盖中央、省、县,部分不无成就,多数形式意义甚于实质贡献。”(谢国兴:《中国现代化的区域研究:安徽省,1860-1937》,台北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1991年版,第323页) 
    ③庄维民:《近代山东农业科技的推广及其评价》,《近代史研究》1993年第2期,第80页。 
    ④徐凯希、张苹:《抗战时期湖北国统区的农业改良与农村经济》,《中国农史》1994年第3期,第71页。 
    ⑤郑起东:《抗战时期大后方的农业改良》,《古今农业》2006年第1期,第52~66页;吴伟荣:《论抗战期间后方农业的发展》,《近代史研究》1991年第1期,第221~243页;陆和健等:《西部开发的先声:抗战时期西部农业科技之推广》,《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第119~123页。 
    ⑥李丛泌:《西北农业概况》,《新西北月刊》第4卷第5期,1941年7月15日,第29页。 
    ⑦《农业改进所两年来工作报告》,《甘肃建设年刊》,1940年印行,第93~95页。 
    ⑧蒋杰:《一年来之省县农业推广》,《农业推广通讯》第6卷第1期,1944年1月,第24页。 
    ⑨(12)刘犁青:《半年来甘肃农推工作掠影(下)》,《甘肃农推通讯》第1卷第2期,1942年8月,第16、11~12页。 
    (10)刘犁青:《半年来甘肃农推工作掠影(上)》,《甘肃农推通讯》创刊号,1942年7月,第11页。 
    (11)《县农业推广所组织规程》,《农业推广通讯》第7卷第2期,1945年2月,第67页。 
    (13)何家泌:《三年来之各省推广繁殖站》,《农业推广通讯》第7卷第5期,1945年5月,第44页。 
    (14)任承统:《黄河上游天水水土保持实验区三十年度工作计划大纲》,《农林新报》1941年第10~12期合刊,第2页。 
    (15)甘肃天水农林部水土保持试验区:《三年来之天水水土保持试验区》,1946年2月印行,第1~2、6页。 
    (16)傅焕光:《傅焕光文集》,中国林业出版社2008年版,第314页。 
    (17)杨红伟:《1940年代的天水水土保持试验区述论》,《水土保持研究》2010年第6期,第278页。 
    (18)乔启明:《农会与农业推广》,《农业推广通讯》第1卷第4期,1939年4月,第3页。 
    (19)杨渠统、王朝俊等:《重修灵台县志》卷3“风土志·庶政·农林”,1935年铅印本。 
    (20)白册侯、余炳元:《张掖县志·建置志·民国新建置》,1949年油印本。 
    (21)郭普:《天水农推工作的“新攻势”》,《甘肃农推通讯》创刊号,1942年7月,第13页。 
    (22)黄正林:《农贷与甘肃农村经济的复苏(1935-1945)》,《近代史研究》2012年第4期,第79页。 
    (23)国光:《张掖农村工作之联系》,《甘肃农推通讯》创刊号,1942年7月,第14页。 
    (24)张宗汉:《甘肃中部之砂田》,中国农民银行土地金融处1947年版,第33页。 
    (25)《各种农贷暂行准则》,《农业推广通讯》第2卷第4期,1940年4月,第45~47页。 
    (26)成治田:《甘肃农贷之回顾与前瞻》,《中农月刊》第6卷第10期,1945年10月,第33页。 
    (27)中中交农四行联合办事总处秘书处:《四联总处三十一年度办理农业金融报告》,出版年不详,第86~89页。 
    (28)郭荣生:《我国近年来之农贷》,《经济汇报》第10卷第9期,1944年11月,第83页表1。 
    (29)张宗汉:《甘肃中部之砂田》,第35页。 
    (30)农促会成立于1938年5月,是抗战时期国民政府设立的农业经济机构,主要负责统筹战时农业推广事宜和帮助后方各省设立农业推广机构,1939年创办了《农业推广通讯》。 
    (31)编者:《最近四月》,《甘肃农推通讯》创刊号,1942年7月,第21页。 
    (32)《甘肃天水区水土保持协进会组织章程草案》,《农业推广通讯》第3卷第3期,1941年3月,第82页。 
    (33)《三十一年度推广鉴定小麦品种暂行办法》,《甘肃农推通讯》创刊号,1942年7月。 
    (34)农技人员在泾川检定与选育优良品种时,考虑了当地地理环境与居民生活、生产习惯等因素:一是地形地貌,老筋麦适合在原地种植,白麦适合川地种植。二是生活习惯,本地居民吃饭以面食和馒头为主,老筋麦适合做馒头,白麦适合做面条。三是农制,早熟、晚熟都需要种植,早熟小麦适宜种植在原地、川地,既可避免雨季的影响,还可种植小糜子;晚熟小麦种植可以调剂人工,即在小麦收割季节,本地农民组成“麦客”到陕西关中“赶场”,关中小麦收割后,正好本地小麦可以收割。综合了这些因素之后,决定选老筋麦和白麦为本地优良品种(张清海:《泾川农家小麦品种检定报告》,《甘肃农推通讯》第1卷第2期,1942年8月,第15页)。 
    (35)张掖增粮指导团:《张掖县小麦品种检定初步报告》,《甘肃农推通讯》第1卷第3期,1942年9月,第11~12页。 
    (36)王新之:《甘肃粮食产销之研究》,《粮政季刊》1947年第4期,第115页。 
    (37)匡时:《推广活动点滴》,《甘肃农推通讯》第1卷第5期,1942年11月,第13~14页。 
    (38)高文耀:《平凉农业推广工作的开展(续)》,《甘肃农推通讯》第1卷第2期,1942年8月,第16页。 
    (39)罗绪、郭世杰:《陇东冬小麦之检定与推广》,《农业通讯》第1卷第5期,1947年5月,第23页。 
    (40)侯同文:《泾阳三○二小麦在甘肃之适应与推广》,《农业通讯》第1卷第2期,1947年2月,第27页。 
    (41)(42)侯同文:《泾阳三○二小麦在甘肃之适应与推广》,《农业通讯》第1卷第2期,1947年2月,第26~28、28~29页。 
    (43)侯同文:《泾阳三○二小麦在甘肃之适应与推广》,《农业通讯》第1卷第2期,1947年2月,第30、26页。 
    (44)刘渊浚:《甘肃省植棉推广问题之探讨》,《甘肃农推通讯》第1卷第5期,1942年11月,第3页。 
    (45)陈通哉:《陇南物产志略》,《西北论衡》第10卷第6期,1942年6月,第20页。 
    (46)《农业改进所植棉工作报告》(1939年度),《甘肃建设年刊》,1940年印行,第106页。 
    (47)《农业改进所植棉推广报告》(1940年度),《甘肃建设年刊》,1940年印行,第112~113页。 
    (48)统计组:《甘肃各县局物产初步调查》,《甘肃贸易季刊》第5~6期合刊,1943年9月,第35页。 
    (49)黎小苏:《甘肃棉业概况》,《经济汇报》第8卷第3期,1943年8月,第88~89页。 
    (50)刘犁青:《半年来甘肃农推工作掠影(上)》,《甘肃农推通讯》创刊号,1942年7月,第11页。 
    (51)农林部棉产改进咨询委员会:《中国棉产统计》,1947年印行,第15页。 
    (52)俞启葆:《河西植棉考察记(二)》,《农业推广通讯》第2卷第10期,1940年10月,第20页。 
    (53)统计组:《甘肃各县局物产初步调查》,《甘肃贸易季刊》第5~6期合刊,1943年9月,分别见第30、23、85、92、39、90、47、63页。 
    (54)范振绪:《靖远县新志》第4编“农业略”。 
    (55)王兴荣:《甘肃的棉麻生产》,《甘肃贸易季刊》第5~6期合刊,1943年9月。 
    (56)许道夫:《中国近代农业生产及贸易统计资料》,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208页。 
    (57)据张波等人考证,砂田起源于明朝中期,距今大约四五百年的历史(张波:《不可斋农史文集》,陕西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73页)。又据记载,康熙年间,“甘省大旱,赤地千里,草木俱枯,偶有田鼠做穴土中,带出砂石,滩于地面,而此砂之上,竟有绿色作物生长,引起农民之注意,乃试为仿行,竞有成效。嗣复经改良,遂渐次推广”(张宗汉:《甘肃中部之砂田》,第9页)。尽管属于传言,但自康熙以来,砂田逐渐成为黄河上游河谷从事干旱农业耕作的一种技术,使一些不毛之地可以开垦为农田,“兰州北山秦王川,昔称五谷不生者,近则产粮最多,省会民食取给于此”(左宗棠:《左宗棠全集·书信三》第12册,岳麓书社1996年版,第610页)。同光年间,左宗棠镇压回民反清斗争后,在恢复和重建甘肃农村经济的过程中,提倡仿照兰州北山秦王川方法推广砂田,“贷出协饷库银,令民旱地铺砂,改良土地。于是各地流行,成为甘肃特有之砂田。盛行于皋兰、景泰、永靖、永登、洮沙、靖远等县。利用荒滩僻壤,铺砂耕种。化不毛之地,成为良田”(秦翰才:《左文襄公在西北》,商务印书馆1947年版,第195页)。 
    (58)魏宝珪:《甘肃之碱地铺砂》,《中农月刊》第4卷第2期,1943年2月,第67页。 
    (59)章元羲:《陕甘青等省保水保土及水利视察报告》(1943年11月),油印本,藏中国历史第二档案馆,277/56/(2)。 
    (60)李清堂:《西北的砂田》,《水利委员会季刊》第3卷第2期,1946年6月30日,第56页。 
    (61)王达文:《甘肃省农产畜牧概况》,《国际贸易导报》第8卷第12号,1936年12月15日,第165页。这句农谚还有一种说法:“父劳死,子饱死,孙饿死”,即砂田是“十年经营,十年收获,再十年则地力尽矣”(范揖唐:《甘肃耕田与肥料调查》,《西北论衡》第9卷第4期,1941年4月15日,第49页)。 
    (62)孙友农:《甘肃砂田之研究》,《中国农民银行月刊》第1卷第2期,1936年2月。 
    (63)张宗汉:《甘肃中部之砂田》,第10页。 
    (64)(66)汤惠荪、雷男、董涵荣:《甘肃省农业调查》,《资源委员会季刊》第2卷第2期,1942年6月,第155、155页。 
    (65)孙友农:《甘肃砂田之研究》,《地政月刊》第4卷第1期,1936年1月,第91页。 
    (67)张华民:《二年来之甘肃土地金融业务》,《甘肃地政》第2卷,1944年9月,第19页。 
    (68)张宗汉:《甘肃中部之砂田》,中国农民银行土地金融处1947年印行,第33~40页。 
    (69)李清堂:《西北的砂田》,《水利委员会季刊》第3卷第2期,1946年6月30日,第55页。 
    (70)李茂:《陇南农作物病虫害调查报告》(1940年度),《甘肃建设年刊》,1940年印行,第118页。 
    (71)刘犁青:《半年来甘肃农推工作掠影(上)》,《甘肃农推通讯》创刊号,1942年7月,第12页。 
    (72)郭海峰:《甘肃省粮食作物之四种重要害虫及其防治方法》,《甘肃农推通讯》第1卷第3期,1942年9月,第5页。 
    (73)《农业改进所陇南治蚜报告》(1940年度),《甘肃建设年刊》,1940年印行,第115~116页。 
    (74)王新之:《甘肃粮食产销之研究》,《粮政季刊》1947年第4期,第117页。 
    (75)刘犁青:《半年来甘肃农推工作掠影(上)》,《甘肃农推通讯》创刊号,1942年7月,第12页。 
    (76)高文耀:《平凉农业推广工作的开展》,《甘肃农推通讯》第1卷第2期,1942年8月,第9页。 
    (77)张掖增粮指导团:《碳酸铜粉拌种效果报告》,《甘肃农推通讯》第1卷第4期,1942年10月。 
    (78)张清海:《半年来的泾川农业推广》,《甘肃农推通讯》第1卷第4期,1942年10月,第14~15页。 
    (79)匡时:《农推活动点滴》,《甘肃农推通讯》第1卷第4期,1942年10月,第15页。 
    (80)刘犁青:《半年来甘肃农推工作掠影(上)》,《甘肃农推通讯》创刊号,1942年7月,第12页。 
    (81)郭海峰:《作物害虫之普通防治方法》,《甘肃农推通讯》第1卷第2期,1942年8月,第7页。 
    (82)(84)侯同文:《甘肃农田肥料改进的商榷》,《新甘肃》第2卷第1期,1947年11月,第48、52页。 
    (83)李中舒:《甘肃农村经济之研究》,《西北问题论丛》第3辑,1943年12月,第33页。 
    (85)陈希平:《甘肃之农业》,《西北问题论丛》第3辑,1943年12月,第311页。 
    (86)李廓清:《甘肃河西农村经济之研究》,萧铮主编:《民国二十年代中国大陆土地问题资料》,第26430页。 
    (87)侯同文:《甘肃农田肥料改进的商榷》,《新甘肃》第2卷第1期,1947年11月,第47页。 
    (88)《甘肃省各县推广冬耕实施办法草案》,《甘肃农推通讯》第1卷第5期,1942年11月,第17页。 
    (89)李中舒:《甘肃农村经济之研究》,《西北问题论丛》第3辑]1943年12月,第101页。 
    (90)高文耀:《平凉农业推广工作的开展》,《甘肃农推通讯》创刊号,1942年7月,第14页。 
    (91)匡时:《推广活动点滴》,《甘肃农推通讯》第1卷第5期,1942年11月,第13~14页。 
    (92)张桂海:《一年来之甘肃农业改进工作述要》,《新甘肃》第2卷第2期,1948年4月,第73页。 
    (93)甘肃天水农林部水土保持实验区:《三年来之天水水土保持实验区》,1946年2月印行,第6页。 
    (94)甘肃省政府:《甘肃省政府三年来重要工作报告》(1940年12月6日~1944年4月15日),1944年5月印行,第51页。 
    (95)袁林:《西北灾荒史》,甘肃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609~610页。 
    (96)1944年只有少部分县的局部地方遭遇雹灾、水灾、虫灾、旱灾(见袁林:《西北灾荒史》,第608~609页),对全省粮食生产影响较小。 
    (97)市石与市斤之间换算关系是:水稻1石=108斤;玉米、小米、高梁、黍子、糜子1石=150斤;小麦、大麦1石=115斤;豆类1石=154斤(见许道夫《中国近代农业生产及贸易统计资料》,第344页),马铃薯按照100斤为1石计算。下文斤、石的折合都是按照上述计算方法换算的。 
    (98)侯杨方:《中国人口史》第6卷(1910-1953),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34页。 
    (99)笔者认为抗战时期是近代甘肃农业发展最好的时期,发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农业改良与推广因素外,还包括:(1)社会从动荡中稳定下来,即20世纪三四十年代没有发生大的社会动荡;(2)国民政府的农贷政策(见拙文《农贷与甘肃农村经济的复苏(1935-1945)》,《近代史研究》2012年第4期)等。 
    (100)章元羲:《陕甘青等省保水保土及水利视察报告》(1943年11月),油印本,藏中国历史第二档案馆,277/56/(2)。 
    (101)根据《甘肃统计年鉴》表63《主要农作物面积与产量估计》中的相关数据计算,1946年印行,第100~106页。 
    (102)张宗汉:《甘肃中部之砂田》,第36页。 
    (103)董涵荣:《农业推广成功的第一个条件——人》,《甘肃农推通讯》第1卷第5期,1942年11月,第15页。 
    (104)匡时:《推广活动点滴》,《甘肃农推通讯》第1卷第5期,1942年11月,第14页。 
      (105)吴承明:《中国近代农业生产力的考察》,《中国经济史研究》1989年第2期,第73页。 
    (106)魏宏运:《抗日战争时期中国西北地区的农业开发》,《史学月刊》2001年第1期。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