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宏愿:种族、族群与阶级:西方马克思主义种族和族群研究的路径及其启示(4)
http://www.newdu.com 2024/11/24 08:11:57 民族研究 左宏愿 参加讨论
赫克特1975年出版了其代表作《内部殖民主义——大不列颠国家发展过程中的凯尔特边缘,1536-1966》。他指出,扩散模式假定,经过工业化进程,边缘地区文化上的少数族群必然同化进核心区群体,文化上的壁垒将不复存在,国家内部的群体分化将以阶级的形式展现出来。然而,事实表明并非如扩散论者所言。他通过对大量历史档案资料的分析,研究了英国的中心与凯尔特边缘地区之间的关系。他认为,在封建社会时期,英国国王将不同文化的凯尔特人整合进英国,并进行掠夺和控制,因此,在资本主义发展之前,中心与边缘的边界已经建立了起来。工业化以来,英国的政治精英通过劳动力的制度化进行文化隔离,后期的工业化进程更是使得核心区更加富裕而边缘区更加边缘。(17)他对列宁的概念加以改造,提出了内部殖民主义理论或其所谓的反应型族群模型,他认为这种理论既能解释族际冲突,也解释族内团结。内部殖民主义模型意味着:“一个国家内部现代化的地域性不平衡导致出现了相对优势的群体和弱势的群体。作为这个初始性偶然优势的结果,两个群体资源和权力的不平等分配定型化了。地位高的优势群体,或者说核心群体,通过政策制度化既定的分层体系,设法固化和独占其优势。”(18) 赫克特认为,当在经济发展不均衡,尤其是工业化的不平衡发展出现时,就会使整个人口在经济上占据优越地位的群体和劣势群体之间呈现空间分割,文化差异凸显了政治上的重要性。当这些结构上的不平等和客观上的文化差异互相叠合时,就更容易形成族群内部同质化和族群之间的极化。与伯纳西切相呼应的是,赫克特将这种情形界定为“劳动力市场的文化区隔”。他认为:“劳动力市场文化区隔的建立内生于现代世界体系里的国家,尤其是自从工业化到来以后更是如此。最基本的原因在于,某些工业化的企业需要以最低成本招聘非熟练劳动力。”(19)他认为,当族群之间在教育水平上出现结构性不平等,就形成了明显的群体分层,劳动力的文化分割就很明显了。因此,族内团结的原因就主要是边缘少数族群对于中心的主导族群歧视和压迫的反应。当文化边界和社会经济边界对应起来时,族群冲突更易于发生。总的来说,赫克特的理论认为,经济上的不平等同时增加了族内团结和族际敌对。 然而,这个理论又难以解释为什么有的族群虽然在经济上并不处于劣势,内部却具有很大的同质性这样的案例。例如,美国犹太人和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的华人群体。为了应对这个问题,赫克特和列维继而撰文指出,劳动力市场的文化区隔可以分为两类:纵向等级型和横向板块型。在纵向等级型中,权力、财富和名望等在不同的族群间是非均衡分配的,前述内部殖民主义就是这种类型。在这种情形下,族群分层是垂直分布的,族群间的分层差别最大化。(20)在横向板块型结构中,某一就业部门出现了族裔性垄断,族群间在劳动力市场上的差异主要在于职业专门化。职业专门化增加了个体之间的族内联系和互动,减少了族际接触,族群团结主要的原因在于群体成员的互动在族群边界内,共同的物质利益更强化了非正式的社会纽带。如果等级性的情形和区块式的情形同时出现,族裔分裂明显,整个国家的阶级认同将会弱化,而当等级型和劳动力的区块式文化分割都不明显时,同一层级的跨族群互动增多,更易于产生阶级意识。(21)赫克特的理论虽然引来了很多批评,甚至被认为是一个偏离了马克思主义的韦伯主义解释,(22)但由于他比较成功地把族群分层和资本主义发展联系起来,用一个概念涵盖了文化和经济不平等两个族群关系的重要方面,建立了较好的分析框架,一些学者运用这种理论分析诸如加拿大魁北克、法国布列塔尼、意大利南部地区芬兰东部地区等其他案例。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