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英魁:当代中国少数民族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各自逻辑、内在张力与群际团结的实现策略
http://www.newdu.com 2024/11/24 05:11:51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 张英魁 参加讨论
作者简介:张英魁(1972- ),男,蒙古族,辽宁朝阳人,曲阜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访问学者,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当代中国政治文明与政治发展、乡村政治社会学。山东 日照 276826 内容提要:当今世界经典的民族国家已不是主流,多民族的共同体成为绝大多数国家的主要存在方式,如何协调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关系成为维护多民族国家统一的重要议题。在不同历史时期,两种认同之间的关系或呈现一致或体现为分殊甚至抵牾的状态。如何化解这种内在张力,使少数民族的自我认同与国家认同二者有效协调,就需要厘清这两种认同各自的逻辑,深入把握其内在张力生成的条件与原因,以及社会团结的基础重构的维度,方能在国家治理体系建构过程中,建立起有效的民族治理与国家治理。 关 键 词:少数民族/民族认同/国家认同/国家治理 标题注释: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社会化的协同推进机制研究”(15BKS020)阶段性成果。 一般而言,在一个多民族国家内部,少数民族的民族认同(National Identity)与国家认同(State Identity)二者既存在着基于共同利益的总体一致性,也存在着基于每一少数民族独特性所导向的张力。可以说,在国家建构的不同阶段,这种张力受到国家内部生产力、科学技术以及教育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同时也受到国际体系中诸种因素的冲击,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自新中国建立伊始,少数民族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突出表现为二者的一致性。科塞(A.Coser)的研究表明外敌的冲突可以促进内部成员的凝聚整合与一致形成[1](P.23、81),黑格尔(G.W.Hegel)也认为“由于战争的结果,不但人民加强起来,而且本身争吵不休的各民族,通过对外战争也获得了内部安宁”[2](P.388)。从中国国家建构的实践中可以观察到,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与民族都面对共同的敌人——压迫和贫困,因而国家与少数民族在任务、目的与意义上具有同一性,阶级分化与阶级斗争成为国家与少数民族认同的理论与现实基础。随着历史的变迁,少数民族发展与国家认同建构二者的悖反渐渐出现。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在建构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的同时,也培育起了各民族的自主性和独立性。民族自身发展诉求、发展目标与国家的整体目标之间产生了张力,导致了一定意义上少数民族认同对国家认同的削弱。如欲破解此种困境,就需要立足当下,反思传统的国家认同建构历史,厘清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各自的不同逻辑,在把握其内在张力的基础上建构有效的群际团结策略。 一、少数民族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传统国家认同建构的反思 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相互关系问题受学术界的关注度较高,冲突论和和谐论占主导,相关学者多是诉求于努力协调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与民族自我认同,以使二者能够成为同质化的心理状态,这无疑是一种相当理想化的状态。在新中国成立之时,国家认同的建构以国民经济与政治地位的统一为核心,民族内部之阶级斗争和国家范围内的阶级斗争具有同一性,此时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具有一致性。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