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英魁:当代中国少数民族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各自逻辑、内在张力与群际团结的实现策略(8)
http://www.newdu.com 2024/11/24 08:11:01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 张英魁 参加讨论
四、张力之下的群际团结与国家治理:何以可能与如何可能 研究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之关系的目的在于,消除由其内在张力而引发的现实群际冲突,并通过理清国家制定的少数民族发展政策之得失,来重新确立国家治理的现代思维与治理方式,以期化解少数民族与政府之间的刚性关系。那么,国家整体价值观与少数民族信仰体系在一定程度的相互冲突之下,族际团结与国家的有效治理是否可能?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二者是否可以在治理层面加以有效协调? (一)冲突之下可否达成民族团结:基于社区与社群基础的讨论 从冲突管理理论的视角来看,差异与冲突作为一种常态,是社会存在的基本形式与发展的基本动力之一。民族与国家认同的逻辑上与现实中的冲突,为民族与国家的团结与族群之间的和谐既提供了契机;同时也应认识到,“每个人都与众不同的看法赋予了人一种‘身份’,如果这种身份是占主导地位的并且这种情况将持续下去,那么实现团结就极其困难”[16](P.54)。那么,在张力之下,群际团结与社群融合的基础是什么?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在逻辑矛盾之下,何以形成国家治理体系中的有机构成部分? 其实,社群的有机融合、有序存在和有效治理这三者的内在结构与基本诉求是有差异的。共同生活于同一社区的人,其价值观与信仰、各自发展目的可以相同,也可以相异——即是说在社群团结的必要条件中,并不包括信仰、目的等价值观与终极价值的一致性。社群与群际之间的和谐,是以其固有的差异性为前提,并以其共性为基础。从群际融合的角度来看,融合所需要的是各自信仰体系与价值观的相互理解与尊重,最终形成的“是一种作为共同生活的结果而不是作为先天给定的条件的团结”[17](P.277);而族群的有序存在强调每一族群的自我角色、自我行为、自我社群在整个社会系统中的良好功能的实现;而有效治理则是对群际之间的共性之阐发张扬,对其差异性的尊重及有效规治,以避免其冲突的出现,并保持所在族群的持续发展。 所以,从国家与少数民族这种二元结构来看,国家与少数民族的有效治理并不是以高度的国家认同为必要条件,而是以对主权国家服从的强制性为基础,以有效治理二者认同差异所产生的张力与冲突为条件。因此,在处理少数民族与国家二者之间的关系时,就表现为两个维度的有效治理:有机融合——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相统一;有序存在——国家服从与自我认同并行不悖,这两个维度都是民族有效治理努力的方向。族群团结的基础既然不在信仰与价值观层面,那么在这一分歧之下的共性基础也是相当明显的,即共同基础性的生活,共同物质诉求形成了社群团结的物质需求基础;对友谊的珍视、对社会的责任感、对善良的共同追求等,这是社群团结的情感诉求之基础;对于主权国家的认可与接受,这是族群团结的政治基础。“当各种存在差异的人加入到那些在社会或文化上具有密切关系的群体中时,他们就会认识到他们与各种其他具有密切关系的群体的共存共荣”[18](P.277),正是在这些基础之上,具有巨大差异的族群仍然得以共存,并形成良好的群际关系和民族与国家的关系。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