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民族学 > 理论政策 >

张英魁:当代中国少数民族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各自逻辑、内在张力与群际团结的实现策略(10)


    在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治理过程中,应改变企图弥合差异使少数民族与国家认同相一致的思维,应重点打造各民族共同的团结基础,对物质诉求、情感诉求的共同基础进行系统化的提升,以经济的发展、法治的推进与社会基本价值规范的塑造为中心进行社群团结的基础重构。另外,国家在社会价值观的塑造时,应该避免共同价值观的过度意识形态化,这也就要求意识形态的建构必须有其核心功能实施的领域——即在政治领域与公共权力领域之内,而不能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随意扩散至民族信仰领域之内。
    由此,可以明晰民族治理的基本思路与策略,即在主权国家的公民服从的前提与基础上,创新少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并拓展民族自治权力,并在总体上尊重各自信仰体系的独立性,以及明确意识形态建构的边界,以避免价值领域的冲突引发社会现实矛盾与冲突。同时,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为良善的民族治理提供根本保障。惟其如此,民族治理与国家治理才能够有机统一,中国社会的全面发展才能够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1][美]科塞.社会冲突的功能[M].孙立平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
    [2][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M].范扬,张企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3][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M].曹沛霖,郑世平,公婷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7.
    [4]任勇.国家认同的中国逻辑:基于西南民族地区的考察[J].理论探讨,2012(1).
    [5][美]鲁恂·W.派伊.政治发展面面观[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
    [6]王明珂.历史事实、历史记忆和历史心性[J].历史研究,2001(5).
    [7][澳]罗·霍尔顿.全球化与民族国家[M].倪峰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
    [8]肖斌.公民认同国家的逻辑进路与现实途径[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
    [9]李有美等.社会认同:一种结构视野的分析——以美、德、日三国为例[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10]马戎.经济发展中的贫富差距问题——区域差异、职业差异和族群差异[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
    [11][美]纽曼尔·卡斯特.认同的力量[M].曹荣湘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12][美]戴维·伊斯顿.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M].王浦劬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8.
    [13]Charles Taylor.Multiculturalism:Examining the Politics of Recognition.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4.p.34.
    [14]吕元礼等.问政李光耀:新加坡如何有效治理?[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5.
    [15][英]哈罗德·伊罗生.群氓之族:族群认同与政治变迁[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16][马来西亚]阿卜杜勒·拉赫曼·阿兹德.马来西亚的民族团结与教育[M].钟海青,黎晓晴译.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14.
    [17][英]齐格蒙特·鲍曼.流动的现代性[M].欧阳景根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
    [18][美]艾丽斯·M.杨.包容与民主[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3.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