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教育救国是近代中国社会的救国主张之一。长期以来,学术界对教育救国的主张多有争议,有的学者认为教育救国的理论和实践对推动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而更...
为学习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进一步深化中共党史研究和宣传工作,1997年10月9日,中国中共党史学会邀请部分在京从事党史教学、 科研的专家学者举行座谈会,围绕着“党史工作在贯...
一、隋唐开发西部的政治、军事、民族政策述评 公元581年,杨坚代周建隋,结束了自魏晋南北朝以来的割据分裂局面,重新走向了统一,同时也面临着复杂多变的少数民族问题。面对北...
新文化运动所倡导的民主(亦是现代民主)有三个特征,即:以普通民众为主体的民主,与科学相统一的民主,具有广泛自由的民主。精英们提倡民主,并非一味地做口号式宣传,而是...
朱元璋由贫穷的牧童到皇帝,尤其是他在与元朝和群雄的拼杀中,往往能出奇制胜,逢凶化吉;他那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的军事才能,常常令人叹为观止;他振兴破败的雄心,反腐倡...
西安事变发生的原因,史学界多有研究。绝大多数学者认为,西安事变是中国当时历史条件下社会各种矛盾发展、激化的必然结果。“这里,集中着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的对立,国共两...
对西路军的研究一直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即西路军是张国焘路线的影响下或在张国焘的错误指导下失败的观点和西路军自始至终是执行中央命令,与张国焘毫无关系的观点。前...
中日甲午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转折点,作为后方最重要封疆大吏之一的张之洞并未吸取中法战争的经验教训,如军事力量分散,出于谨慎、保守实力和相互倾轧,中国水师未能统...
五代以后,古都长安不再成为封建王朝的国都,政治经济地位显著下降。在此背景下,长安的商业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在五代、宋、元几近5个世纪的漫长岁月里,长安由全国的中心城市...
1926年7月7日,正当广州国民政府正式出兵北伐的时候,陈独秀在中国共产党中央机关刊物《向导》上发表了《论国民政府之北伐》一文①(以下简称《北伐》)。该文认为,这次北伐仅...
李大钊是我国最早宣传和介绍马克思主义的革命家,同时也是一位有着丰厚学术功底的学者。李大钊以他这样双重的身份,对马克思主义有着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全面的、准确的、独...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的研究是在中共党史研究的基础上开展起来的。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以后,中共党史研究的重点转到了社会主义时...
1935年11月,国民政府在华北事变后政治危机空前严重的情况下,实行币制改革:放弃银本位,实行法币政策。 法币政策促进了中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为抗战的准备以及支持长期抗战奠...
《文物》杂志1993年第6期刊登周九宜先生关于“湖南宁远出土一枚铜质八思巴文宁远务官押”的报道,并刊出印文,使读者得见全貌。此印于1983年5月在宁远古城基址出土,“铜质,长...
中亚帖木儿王朝(1370~1507年)存在的一百多年间,伊斯兰教及其文化传统与突厥蒙古人的传统之间的调和与矛盾充分体现了伊斯兰教对帖木儿王朝的影响。苏非派尤其是纳合西班底教...
1926年3月20日, 蒋介石在广州一手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反共阴谋事件--中山舰事件。事件之后,针对蒋介石的反共进攻,中共的态度如何?史学界在论及这个问题时,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
关于邺的称谓,史书或单称“邺”,或复称“邺下”(注:《北齐书》卷4《文宣纪》、卷8《后主纪》等。)、“邺城”(注:《周书》卷8《静帝纪》、《北齐书》卷1《神武纪》等。)...
阿合马,元代著名回族宰相,他为政近20年,以“理财”见长,“中统之治、至元之隆”理应有他一份功劳。长期以来,由于《元史》把他列入《奸臣传》,人们先入为主,习而不察,...
时至五四运动旧民主主义革命并没有结束 以往的观点认为,五四运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络结。其实,时至五四运动,旧民主主义革命并没有结束。 五四运动中,资产阶级民主派...
在井冈山斗争时期,袁文才曾为革命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为什么又会被错杀?从目前党史界的研究来看,主要是从客观上分析其被错杀的原因。本文认为,他自身的一些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