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子思与《易》有关。对易学“卜筮”知识、《周易》古经和《易传》,子思都学习而熟知。更值得注意的是,子思作《易》,其著作即帛书《衷》篇。在孔子之后的先秦儒家...
内容提要:自郭店竹简面世以来,《太一生水》引起举世瞩目,对其“神明”的诠释见仁见智。本文在全面总结了对《太一生水》之“神明”的各种解释的基础上,结合《太一生水》的...
内容提要:《庄子》内七篇本不言“性”,但学者普遍认为内篇之“德”即“性”。然而,庄子在诸子竞相言“性”的思想氛围中不言之,更应被解读为学理上的自觉选择。“德”与“...
内容提要:钱穆一生对《论语》用力颇多,他对《论语》的理解主要有三个层面:一是不言心性本体,而以人与人相与之人道、人人情感相通之人心言说儒家之仁学;二是以对学脉、学...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哲学学科一方面实现了研究范式的自觉转换,展开了建构自身学科话语的探索;另一方面在多个向度展开了新的探索,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一、中国哲学研究...
内容提要:自1840年后,船山学经邓显鹤、曾国藩、曾国荃、郭嵩焘等人挖掘整理得以复苏,由湖湘风靡而影响全国。在近代历史发展的每一个时期,船山思想都如同酵母,对思想界的嬗...
内容提要:《文子》是先秦原始道家向黄老道家过渡的重要环节,既坚持原始道家的道论、无为等哲学主张,同时又体现了黄老道家融会诸子哲学的特色。其自然人性论建立在天人一体...
阳明与湛若水结交的第二年,即1506年,阳明35岁,言官戴铣等上疏弹劾把持朝政的宦官刘瑾,被矫诏入狱,阳明冒死抗疏援救,受廷杖四十,之后也被下诏狱。他在监狱里做什么呢?在...
内容提要:把帛书《五行》说部和通行本《孟子》七篇结合起来,作为了解孟子思想的整体文献依据,在既有研究的基础之上,可以对孟子身心修炼的功夫论进行全面与彻底的考察。孟...
内容提要:本文阐述和检验了对王阳明四句教尤其是首句的几种合理的诠释。“形上本体和圆融境界说”主张心的形上境界超越经验的善恶对立,不可以经验的善恶来描述。“不动念与...
内容提要:历史上,人们对“道法自然”的含义聚讼纷纭。在《老子衍》中,王夫之采取“以老子观老子”的阐释方法,揭示了老子“道法自然”的丰富意蕴。道所法之“自然”为何者...
内容提要:实证方法是近代西方自然科学向人文社会领域渗透的结果,是近代以来学术研究的主体方法。可证实性原则是实证方法的核心。经由严复、梁启超、王国维的介绍,这一方法...
摘要:在西汉今文三家《诗》中,齐《诗》最能反映汉代诗学的特征。这种特征主要表现在阴阳五行思想对诗学的影响,其代表性思想就是齐《诗》的“五际”说。“五际”说与律历、性...
礼学在朱熹思想中,较之其性理之学,居于何种位置?这一问题需要结合朱熹的实理观及其《四书》学来讨论。笔者拟以朱熹对《四书》的经典诠释为中心,讨论朱熹的实理观及其与礼的关系...
内容提要:人如何存在、如何生存,是儒学与实用主义共同关注的问题。儒学要求将天道落实于人的存在过程,实用主义则主张从形而上的超验世界,转向人的生存过程。在关注人之“...
中国“国学”之“本”为自己的祖国,中国“国学”之“体”为“仁学”,那么中国“国学”之“本体”为中国仁学。“中国仁学”不仅是中国“国学”之本体,而且也凝聚了我们国家...
一、六经的知识类型 中国最有权威的典籍是六经,中国古代的知识大量地保存在六经中。但六部经典各自性质不同,它们包含、承载的知识类型也不同。《庄子》说:“《诗》以道志,...
内容提要:一些海外学者最先提出,中国古代形而上学的基本特征是“内在超越”。这一说法也被很多大陆学者接受,以为是不刊之论。然而,本文在详细梳理“超越”这个源自西方思...
摘要:作为现代新儒家的代表人物,马一浮因“六艺该摄一切学术”的“六艺论”思想而受到关注。在“六艺论”的框架下,他在现代社会尝试对儒家传统经典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诠释。...
一、盖天说对古代中国的影响 古代中国只要涉及天地的礼仪和数术必然同盖天说有关,盖天说是祭祀中天地形象的根源。前文提及的牛河梁祭坛已经体现了天圆地方的观念,这一观念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