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问题的缘起 囊加台,蒙古珊竹氏。其先祖曾在大蒙古国时随从大汗征蜀,后即在四川长期镇戍。传至囊加台时,已是元代中期。公元1328年泰定帝去世后,上都方面的泰定帝子嗣与...
在成吉思汗崛起前的蒙古部中,先后有合不勒、俺巴孩与忽图剌三人即位称汗。探讨这一时期蒙古大汗的即位仪式,对于我们深入认识早期蒙古社会,无疑裨益良多。然据管见所及,学...
《元朝秘史》是现存由蒙古人以本族文字所撰写的最早的一部珍贵典籍。在研究蒙元时期蒙古的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此书都具有首屈一指的史料价值。遗憾的是,由...
迁徙是古代北方游牧部族、部落常见活动。史籍中相关记载屡见不鲜。从中即可见随寒暑季节交替而行的游牧迁徙[1],又可看到自然灾害、草场纠纷、部落内讧、战争等经济、政治因素...
日本学者若松宽曾撰文指出,和硕特部固始汗是在其长兄卫拉特汗王拜巴噶斯去世之后,迎娶其遗孀贡吉王妃为夫人,完成“转婚”,成为第二代卫拉特汗王。[1]其依据是俄罗斯派遣准...
对于不太熟悉蒙古语的人来说,在十几年以前,“德都蒙古”还是个很陌生的名称。但对于操蒙古语者而言,都知道这个名称与“阔阔淖尔蒙古”(kökenaγur mongγol)以及汉语的“青海...
一 天马来朝 元顺帝至正二年(1342)七月十八日,拂郎国使团来到元上都的慈仁殿,除带来教皇的信件和礼物之外,还献上一匹高头大马。这匹马神骏卓绝,“身长丈一尺三寸有奇,高六...
元代是海上丝绸之路发展的鼎盛时期,经过几次海外战争后,元朝的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达到当时世界顶尖水平。元朝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宫廷皇室亦频繁通过海路与远在西亚的伊利汗...
内容提要:哲学作为一门学问,以概念作为“细胞”,来进行内容的形式表达。然而,概念作为哲学的“细胞”,与生物学的“细胞”一样,亦是变化的,而变化常表现为“进化”和“...
内容提要:乾嘉汉学实现了传统经学解释史上的语言学转向,这一转向尤其表现在汉学家对于语言还原法的倚重。通过考察汉学家所尊奉的离词、辨言、闻道的还原步骤,可知汉学家虽...
内容提要:王阳明编撰之《朱子晚年定论》一书,将朱熹与朋友通信中的一些话语抽出,认为这些思想是朱子晚年痛切悔悟、直下工夫之作,可视为朱子晚年之定论,而与其早岁“析心...
内容提要:二程礼学思想继承儒家以礼治国的政治理念,主张将礼的原则精神和制度规范运用到政治领域,实现礼在改造现实社会秩序时的政治功用。同时,二程虽然注重礼治教化,又...
内容提要:二程“洛学”思想体系中蕴含有丰富的实学思想,成为明清实学思潮的重要源头之一。二程“洛学”不仅是宋明理学的奠基者,而且在中国实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与作用。...
八卦的先天、后天问题(即八卦的两种排序问题)在易学界一直争论不休。诚如刘大钧所言,“正如‘河图’‘洛书’一样,宋之前,汉唐并无明确言‘先天方位者’,至宋,由于道家出...
荀子之说汲取法家、道家、刑名家、墨家等百家之长,是早期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在批判地继承先秦诸子百家思想精华的基础上,重构了先秦儒家“群居和一”的社会治理思想体系。...
内容提要:“国学热”兴起之后的儒学复兴运动,已经由微渐著,面临着重要的关节点,当代的儒学研究也已然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在这种新形势下,儒学发展的形态出现了一种新的...
内容提要:20世纪30-40年代,熊十力的“新唯识论”、冯友兰的“新理学”、贺麟的“新心学”,成为现代新儒学哲学家重建中国哲学本体论的代表性成果。这些体系分别承继了宋明儒学...
内容提要:《四库全书总目》的易学观,学界一般认为是尊崇汉《易》,贬抑宋《易》,与朴学《易》比较接近。实际上,《四库全书总目》强调“推天道以明人事”,兼采象数与义理...
内容提要:清儒程廷祚治《易》重义理而轻象数,主张回到《易》文本本身,还原《易》的本来面目和本义,注重在人伦日用的实事实物中体道的经世路向,强调人道实践中适时而谋,...
礼与仁虽同是两说关键,但两说中礼、仁之间的途径不同,孔子五行说中由礼到仁经过“义”“学”两个阶段,思孟五行说中由仁到礼只经过“义”一个环节。 孔子的五行说是指《礼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