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掘简报是报道考古发现的主要形式,它反映了一定时期内考古发掘成果,是考古工作者获取考古信息,研究考古学文化最重要参考资料。但目前说来,考古发掘简报存在一个普遍现象...
【大家】 新近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推出的增订重编本《夏鼐文集》(五册),囊括了夏鼐在1930年至1985年的半个多世纪,从早年治中国近代史到攻读埃及考古学,再到考古学的理论与...
玻璃是人类最早发明的人造材料之一,中国古玻璃具有2000 多年的历史,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和技术信息,是中华文明发展的重要载体。干福熹院士领衔撰写的专著《中国古代玻璃技术发...
古钱研究是考古学的重要分支,古钱珍品向来为收藏家所青睐。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沐浴在改革开放的春风里,钱币学著作不断面世,我国泉学探讨出现空前的繁荣局面。然而,进入...
大遗址保护是“十一五”期间国家文物局正式提出的新时期文物保护战略之一,近年来各地都在积极推进大遗址保护工作,无论是陕西、河南等传统文物大省,还是湖北、山东、江苏等...
一群中国古代探险家,一代又一代人前赴后继,接力完成了从中国到欧洲的全部行程。 中国人的视野从长江、黄河,扩展到几乎亚洲全境,非洲和欧洲。 那是一个中国人的地理大发现...
5月26日,我受邀参加了2016 年度全国文化遗产十佳图书推介活动终评会,主要对文物文献类图书进行审议推介。这次获得“十佳”和“优秀”荣誉的图书,可以说是名至实归。尤其对《...
2017 年春,山东滕州薛国故城遗址东北近郊出土大批铜器,承山东省博物馆馆长郭思克之雅,得与吴镇峰、崔大镛等识读其中铸铭郳公戈一件。铭在胡上,凡两行十二字,文曰:“郳公...
在历史时期考古的学科体系中,城市、陵墓和手工业是最重要的三个支点,其中都城的考古工作毋庸置疑是最受关注的。宋元明考古学科创建以来,最引人注目的大型研究工作就是元大...
一 《清凉寺史前墓地》是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等对芮城清凉寺墓地考古发掘成果的正式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发表了355 座土坑竖穴墓葬、2 座房址、7座瓮棺葬的资料。《报告》将...
鱼化寨遗址的考古发掘,是近十多年来关中地区仰韶文化最重要的考古发掘之一。经过几个年度的考古发掘和长达近十年的艰苦、认真、细致的资料整理和报告编写,终于编成了四大册...
中国有多少文物流失海外?网传海外的中国文物可能有1000万件,虽是猜测,却应距事实不太远。 面对流失文物,“追讨”之声不绝于耳。现存海外的中国文物是如何流出去的?文物在...
原题:《宗子维城——从考古材料的角度看公元前1000至前250年的中国社会》中文版出版 从本书的英文和日文版同时出版之日算起,至今年已过近一旬;距韩文译本的出版也已近五载。...
2017年是著名作家萧军诞辰110周年。他曾在建国初期(1952年7月-1954年8月)在北京短暂从事过文物保护、调查和考古挖掘工作。萧军参与的文物调查与考古工作,既比不上像定陵考古那样...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合浦县汉代文化博物馆,有一件珍贵却不太引人注目的藏品——承盘陶熏炉。它体型不大,也就拳头大小,还偏居展柜一隅,常常被人忽略。其实这是一个见证...
长沙晚报讯(记者 尹玮)昨日是全国首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长沙博物馆邀请市考古所副所长黄朴华作“发现长沙——长沙城市发展历史”主题讲座。 长沙是国务院公布的首批国...
《从猿到人过渡时期的发现——我国探索早期人类起源的历程》,作者:吉学平。2017年4月发表于《大众考古》总第046期,第36-41页。 这是一篇综述性、普及性论文。文章通过一个世纪...
晋宁石寨山古墓群的发现和考古发掘,是20世纪中国百项考古大发现之一。从1955年第一次对石寨山古墓群进行发掘到现在已有60多年,也已成为历史。回顾这一段历史,让更多的人了解...
6月9日至12日,首届中国旧石器文化节暨河北泥河湾2017年中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第三届泥河湾公众考古周)将在张家口阳原县拉开帷幕。此次活动主题是“走近旧石器,拥抱泥河湾”...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 人,以飘逸洒脱的诗词闻名于世。他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均以诗文著称,世称“三苏”。位于河南郏县的第六批全国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