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 高阿申 此罐高12.5厘米,口径5.9厘米,足径7.1厘米。釉底,圈足,口部涂一圈酱褐色釉。器身白釉泛黄,青花色黑,画面宛如一幅楚楚动人的水墨画。 白釉泛黄和青花发黑现象,...
有幸相识收藏家王金声先生,他告诉我其家有祖传的宝砚,砚底留有清嘉庆贤裔钱泳刻制的吴越王银龙简,钱君匋先生曾见过此银龙简。听闻此事,欣喜不已,我冒昧提出可否借来欣赏...
■湖北武汉 尔雅 明清时期,我国陶瓷发展达到封建时代的顶峰,尤其是清代早中期,社会稳定,经济发达,官窑、民窑遍布全国,烧制出许多各种用途、品种的陶瓷器。这一时期,由...
河南 朱海彬 文房四宝是中国独具特色的文书工具。文房之名,起于我国历史上南北朝时期,专指文人书房,而笔、墨、纸、砚又被人们誉为“文房四宝”。 在古代的文房书斋中,除笔...
汉代陶塑由于扎根于现实主义土壤之中,注重反映社会生活,同时在艺术风格上,又追求简朴古拙、雄浑豪放而又充满活力的艺术格调,使得它不仅在陶器工艺发展的长河中,而且在中...
在香港的诸多艺术品收藏家中,鲜有人知道尚有一位誉称为“隐于市的藏家”,他就是斋号名九如园和堂堂主的朱昌言先生。他从20 多岁起就热心于中华民族古代艺术品的搜集和珍藏,...
此碗直径17.9厘米,侈口,斜腹,胎骨洁白细腻,通体施白釉;碗壁以青花渲染山石立于苍苍海波之中,其上有数只蝙蝠翱翔,姿态各异,构图巧妙,寓意洪福齐天,福山寿海;底心双圈...
明代洪武官窑瓷器,主要有釉里红和青花等品种。但传世品并不太多,尤其是青花瓷器相对更少。广东省博物馆所藏洪武官窑瓷器中,有釉里红菊花纹大盘2 件,青花云龙纹三足炉1 件。...
■山东郓城 费法钊 宋代磁州窑白釉黑花人物罐,国家一级文物,1976年郓城县文物管理所征集收藏。1980年曾在“山东省考古新成就”及珍藏文物展览中展出。罐直领圆唇,上鼓腹,急收...
■浙江金华 曹兆浦 不久前,笔者在金华城区东市街拆房改造时的宋代生活遗址废土中捡到一个黑色婺州窑瓷权(见图)。其高12厘米,实心,呈瓜果型,分八楞,权上部分有两个可以用...
鼎是中国青铜时代最为重要的器物,原为贵族们祭祀、宴飨时使用的食器,后来逐渐转变为政治权力的象征。从“三足鼎立”这个成语中我们认识到鼎为三足,四足方鼎并不多见。最熟...
■上海 高阿申 罐高25.3厘米;直口,丰肩,圆腹下收,圈足。胎质坚密细腻,釉色白中泛青,青花发色清丽素雅。外壁口沿饰一周较写实的蕉叶纹,叶瓣呈大小相间、叶脉中空状,此为...
■四川成都 张天琚 古代窑具是古代陶瓷窑厂烧制各种器物使用的工具。就全国而言,各地陶瓷窑具的大小、规格、形制、状态无限多样,以至于至今尚无人对此有个具体数量的统计。...
扣饰作为一种独具特色的古滇青铜器物,因其背面有矩形扣而得名。在战国到西汉时期的滇池区域特别流行,在古滇青铜文化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古滇国青铜...
■江苏镇江 刘丽文 清代饮茶风尚与明代无异,饮茶主要用盏、壶之类,除此之外,盖碗也是清代茶具的一大特色。盖碗一般由盖、碗及托三部分组成。盖碗出现于康熙时期,到中晚期...
■江苏泰州 李晋 晚清时期,丹徒籍海派知名画家汪继声寓居江苏兴化马桥,其擅长绘制花鸟,在力追古法的基础上亦有发展,先后从其学画者众多,时称“马桥汪派”。此《紫藤图》...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清乾隆镂空碧玉花熏(见左图),通高20.7厘米,足径8.3厘米,口径14厘米。花熏盖呈六层圆塔状,镂空莲花、莲瓣和缠枝牡丹纹。腹内装一铜鎏金随形碗,以盛香料。...
■江苏扬州 朱士沂 青釉夹梁盖罐在我国陶瓷家族中是一个比较少见的品种,而青釉覆莲夹梁盖罐更是罕见,至目前发现的仅河南安阳窑等少数窑口,且该窑口所涉品种、窑口的历史等...
原题:清乾隆“天字三十号”“宝腾”和“地字三十号”“振远”腰刀 山东 董艺 1981年版初中历史课本第三册彩页插图上选登了清乾隆御用两把腰刀的照片。这两把腰刀分别为清乾隆“...
■江苏太仓 陈卫卫 在我国画史上,有两位个性最为突出的画家,一位是北宋的米芾,另一位则是明末清初的龚贤。人生际遇、孤傲个性,共同造就了龚贤独具魅力的画风。他独辟蹊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