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吐鲁番文献合集·儒家经典卷》正式出版。据悉,《吐鲁番文献合集》预计出版20卷,共计2000万字,将对海内外收藏的吐鲁番文书进行科学的缀合、识录、校勘、注释,为西域...
以往对荀子人性论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其性恶论,当前多数学者倾向于荀子性恶论并非荀子人性论学说的全部内容,性恶观是荀子学说的中心或基本理论这一传统观点亦受到挑战。 荀子是...
中国社会科学报济南1月10日电(记者张清俐)1月8—9日,由山东大学全球史与跨国史研究院主办的第二届全球史与跨国史研究论坛在济南举行。与会学者对当前全球史研究的问题域、方...
自萨顿在美国哈佛大学首创科技史学科算起,百年来科技史经历了若干次研究范式的转型,从萨顿的综合科技史架构科学与人文桥梁的努力,到柯瓦雷思想史范式的兴起,再到默顿社会...
本报上海1月7日电(记者吕梦荻 李玉 通讯员顾炜)1月6日,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主办的“十月革命的社会评价与争鸣”专家座谈会在沪举办。与会学者围绕十月革命的研究...
读《史记·老子列传》,世人多有疑问。史迁将老庄放在一起,自是恰适、熨帖。其将韩非等一并归入老子门下,缘何?须知,一则,韩非本是大儒荀子的弟子;二则,世人已习惯于将...
摘要: 史学批评是史学活动的一个方面,也是史学发展的内在驱动力。这个驱动力主要表现在:在史学批评的思想基础上推动新的历史著作面世;在史学批评中人们对于概念的积累、深化...
本报北京1月10日电 (记者赵婀娜)为落实中央关于纪念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有关精神,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教育部组织历史专家进行了认真研究,对教材修改工...
侯外庐(1903—1987)是我国著名马克思主义史学家,他治学的最大特色是鲜明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西、马融合会通精神。在这种文化观视域下,我们才能准确理解他的学术...
【核心提示】如果说移植是一种较为简便的现代化方式,那么历史性和人文性的地理知识,其现代化则要经历更艰难的过程。正本清源、面向未来,重新审视历史地理学的地理学归属,...
在中国传统社会,国家治理基本依靠两个方面,一是封建王朝中央政府的顶层设计,一是地方府县的执行能力。通常而言,郡县治则天下安,郡县失治则天下乱。这已被大量历史事实所...
自从人猿相揖,人类走进文明的门槛,就有了自己的历史。对历史的重视,几乎是文明社会的一个常识。人们之所以要重视历史,是因为历史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集体记忆和文化符...
“十四年抗战”,是指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指引下,中国人民所进行的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和其他法西斯力量的艰苦卓绝...
回望2016年,中国近代史学科在波澜不惊中平稳发展。相关时间节点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研究得到深化,政治史、经济史、思想文化史、社会史等领域的研究不断深入,理论探索成为...
本期主持: 瞿林东(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本期主题: 当代史学的社会功能和时代使命 主持人语 这里发表的两篇文章,一篇着眼于世界历史的视野,提出世界史知识及其蕴含...
《更路簿》是南海海道针经的一种,是海南渔民世代在南海诸岛及海域捕鱼作业的航海指南,记载了海南渔民在南海诸岛捕鱼作业的始发港、航线、岛礁地名、流水、航程等内容,为南...
史学理论是以历史发展和史学发展为研究对象,并从中提炼概括发展规律,从而为具体史学工作者提供指导的历史学分支学科。史学理论研究的初心就是探讨历史和史学发展规律,以更好地...
海南有个潭门镇。历史上,渔民从潭门港出发,驾驶着单桅或双桅的木帆船往来于潭门与西沙、南沙群岛以及西沙、南沙群岛与东南亚之间,使广阔的南中国海成为渔民群体互动和文化...
2016年,世界史研究成果众多,学术交流频繁。在对重大问题的探讨中,学者们以现实关怀为切入点,注重中外学术对话和交流,努力构建中国的世界史话语体系,推动世界史研究不断走...
学习历史可以让人总结经验教训,通过对历史资料的研究可以累积知识,充分了解人类的行为变化,只有在充分研究历史事件的基础上,才能建立起一套更为广泛的原则和更具适应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