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史分期问题,这里指的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社会经济形态理论对中国古代史进行分期。古史分期问题讨论大约开始于20世纪前半期的中国社会史大论战,持续到21世纪,是中国学术史...
中国正史中有关日本的记载,历来被视为研究中日关系史乃至日本历史的珍贵史料。丛书《历代正史日本传考注》(王勇主编,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6年7月版)把“二十六史”中所载...
11月30日,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被批准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二十四节气的全部名称,在汉代《淮南子》等文献中已有记载。而在一部西夏时期的历...
20世纪30年代,日本学者市村瓒次郎依据《资治通鉴》的记载,认为汉武帝晚年发布的《轮台诏》体现了治国路线的转变,使得已经动荡的西汉王朝得以保全。中国学者唐长孺在1956年开...
本报西安12月6日电 (记者 陆航)随着西安事变的史料不断发现和丰富,史学研究视野的扩大,对西安事变进行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开创西安事变研究的崭新局面,正在成为史学界的共...
11月25—27日,以“中国古代科技与文明进程”为主题的第十四届国际中国科学史会议暨首届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召开,国内外专家学者160余人与会,就...
内容提要: 自文艺复兴之后,历史写作在西方经历一个显著的转变,其影响逐渐扩展到世界各地,渐渐成为当今世界范围历史写作的一个普遍的范式。西方史学的这一转型,是在特定的...
11月7—13日,第二届“口述历史国际周”在中国传媒大学举行。其间,英国埃塞克斯大学社会学荣休教授、口述历史研究专家保罗·汤普森(Paul Thompson)于11月9日发表演讲,阐述了口述...
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全方位开放的一项重大举措。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必须加深对丝绸之路沿途各国历史与文化的理解。9月17—18日,由中国...
对于海外的汉学研究,我们首先要判断研究者的初衷及其所预设的陈述对象,借鉴其研究角度,了解其研究水平,最终是为了提高我们的研究水平。 中国古典文献学是关于我国古代文献典籍...
日本在侵华期间曾犯下许多骇人听闻的罪行,制造了惨绝人寰的灾难,例如南京大屠杀、731部队活体实验、细菌战、“慰安妇”等。其实,日本的残暴罪行远不止这些。在对中国东北进...
明朝建立后,明太祖朱元璋为维护自身政权的合法性,仿古代帝王为前朝修史,以表明元统已亡,明承天命绍之。从朱元璋起,明朝廷便树立遵奉元统的史观,成祖、宣宗等皆克绍箕裘...
《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英】彼得·弗兰科潘著,邵旭东、孙芳译,徐文堪审校;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 “丝绸之路”这一名称和概念,是由德国地理和地质学家李希霍芬...
书籍史是20世纪后半叶在欧美学术界逐渐兴起的一个跨学科研究领域。它以书籍为中心,研究书籍创作、生产、流通、接受和流传等书籍生命周期中的各个环节及其参与者,探讨书籍生...
日本在侵华期间曾犯下许多骇人听闻的罪行,制造了惨绝人寰的灾难,例如南京大屠杀、731部队活体实验、细菌战、“慰安妇”等。其实,日本的残暴罪行远不止这些。在对中国东北进...
11月14—15日,“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孙中山先生的故里广东省中山市举行。此次会议的主题为“世界视野下的孙中山与中华民族复兴”,来自中国、美国、日...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不但拥有辽阔的中原腹地,而且拥有广袤的陆疆和海疆。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在中国历史的演进中,统一多民族国家和多...
11月16日,“《孙中山研究口述史》首发式暨出版座谈会”在广东中山市举行,来自国内外孙中山研究及口述史领域相关学者20余人,围绕孙中山研究的学术价值、史料挖掘、社会影响、...
中国边疆史主要研究中国边疆和中国历史疆域的形成与演变,研究与边疆治理有关的历史问题。近年来,中国边疆史研究取得长足进步,成为广受关注的热点。但也要看到,中国边疆史...
11月13日,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会第27次学科论坛暨首届“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学术研讨会在南京举行。与会学者表示,从近代中国的历史实情出发,可以更好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