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学 > 观点 >
  • [观点] 锻造民族解放斗争的先锋 2017-09-06

    在经过艰苦卓绝的万里长征到达陕北后,中国共产党在培养人才的实践过程中,形成一系列方法、原则和途径,构建了具有鲜明时代特色和显著实践成效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了一大批...

  • [观点] 海岱地区早期文明独具特色 2017-09-06

    中国社会科学报济南11月15日电(记者张杰)11月12—13日,“齐鲁文化与中华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山东师范大学举行,与会学者围绕“海岱历史与考古”、“周秦社会与诸子百家”等...

  • [观点] 从普通读书人的史地知识看民国学术 2017-09-06

    在战乱动荡、物质匮乏的民国时期,出现了一批具有极高水准的学术大家。这是一个事实,究竟怎样看待这一事实,是否可以因此而认为民国时期的学术水平比现在还高?不少学者对此...

  • [观点] 正视东京审判的意义关乎世界和平 2017-09-06

    今年是东京审判开庭70周年。回望这场人类史上规模最大、关乎着世界和平的极其重要的审判,至今仍有不容忽视的特别意义。 从古至今,在人类经历的各种人为灾难中,战争造成的损害无...

  • [观点] 区域史的特性与共性 2017-09-06

    近年来,历史研究的方法愈益呈现多元化之势,区域史是颇为强劲也颇为有效的一种。在海内外史学界,几乎所有的领域都有学者采用区域史研究的视角,发表了大量有影响的论著。尽...

  • [观点] 《中国科学技术史》书写辉煌的中华文明 2017-09-06

    中国古代在天文历法、数学、农学、医学、地理学等众多科技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资料显示,16世纪以前世界上最重要的300项发明和发现中,中国占173项,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

  • [观点] 乐浪:朝鲜半岛上古文明 2017-09-06

    “乐浪”最早见载于《汉书》,是郡名,即汉武帝于公元前108年平灭卫氏朝鲜之后,在故地所设置的四个边郡之一。然而,“乐浪”一词早在汉武帝建郡之前即已存在。《逸周书·王会...

  • [观点] 西汉人心目中的《春秋经》 2017-09-06

    【读史札记】 据《汉书·窦婴传》记载,汉武帝刘彻当上皇位继承人,也是经历了一番人们意想不到的大波折:景帝七年(公元前150年)春天,三年前所立的皇太子刘荣(景帝长子)被...

  • [观点] 《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编年史》的校订与补注 2017-09-06

    此书尤以资料丰富为特色,对众多未能查阅英国东印度公司原档案的学者来说,它甚至成为“一手资料”。汉学家费正清则赞誉其为“一部根据东印度公司档案浓缩而成的优秀著作”。...

  • [观点] 昆仑河源与中国古代丝绸之路 2017-09-06

    丝绸之路指在古代人类各大文明的孕育、发展和形成过程中发挥了决定性的交流、互动作用,并使其各自成长发展,进而推动人类现代文明进程的亚欧大陆东西方古代交通路线和相关地...

  • [观点] 加强中外交流 推进徽学研究 2017-09-06

    20世纪80年代,“徽学”在中国史研究领域的关注度不断提升,逐渐成为一门国际性的显学。在学者的努力下,徽学研究专著日渐增多,涉及徽商、徽州文化及区域社会变迁的诸多重大问...

  • [观点] 积石峡洪水与大禹治水无关 2017-09-06

    2016年8月5日,《科学》杂志发表吴庆龙等学者的《公元前1920年的洪水爆发为中国传说中的大洪水和夏朝的存在提供依据》(以下简称“吴文”),认为虽然公元前20世纪黄河流域属于干...

  • [观点] 从区域史视角开展徽学研究 2017-09-06

    徽学是一门以历史学科为主、多学科交叉研究的综合学科。20世纪40年代后期至50年代,徽州文书开始大量发现和流传。利用徽州文书,结合其他徽州历史文献和文化遗存等,以徽州社会...

  • [观点] 探寻红山文化与中华五千年文明源头 2017-09-06

    红山文化因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红山后遗址的发掘而得名,是中国东北地区最著名的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之一,在中华文明起源和早期社会发展进程中占据重要地位,对东北亚地区同...

  • [观点] 再论禹治洪水兼及夏史诸问题 2017-09-06

    2016年8月5日,美国《科学》杂志发表了以中国学者吴庆龙为首的科研团队的论文,题为《公元前1920年的洪水爆发为中国传说中的大洪水和夏朝的存在提供依据》(以下简称“吴文”)。...

  • [观点] 制度史研究更趋“活化” 2017-09-06

    在历史研究中,制度史一直是学者关注的重要领域之一。近年来,制度史研究的视野进一步拓展。从关注制度、政策本身到探索制度与实践的复杂互动关系,更为真实地再现制度演变的原生...

  • [观点] 传承甲骨“绝学” 缵续文化基因 2017-09-06

    甲骨文是中国目前发现最早的有系统的文字,对于历史学、考古学、语言文字学、科学技术史等都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同时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和传承意义。 甲骨文自1899年发现至今,...

  • [观点] 影像史学与传统史学相辅相成 2017-09-06

    传统史学一直将“求真”作为其根本要求,从司马迁、班固的“实录”精神到清乾嘉时期的考据史学,在“求真”的认识和方法上不断发展。然而不可否认的是,传统史学在研究方法和史料...

  • [观点] 开拓辛亥革命研究新视野 2017-09-06

    10月29—30日,“纪念辛亥革命10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武汉举行。本次研讨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湖北省社科联、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武汉大学台湾研究所共同主...

  • [观点] 论诠释学对现代中西比较史学的影响及其历史地位 2017-09-06

    【摘要】 哲学诠释学是西方长期发展的重要成果,其核心观念强调了认识为理解者和被理解者双方相互理解的对话过程,诠释学的基本理论对现代中西史学比较研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 首页
  • 上一页
  • 66
  • 67
  • 68
  • 69
  • 70
  • 71
  • 72
  • 73
  • 74
  • 75
  • 76
  • 下一页
  • 末页
  • 981947
栏目列表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