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访谈 >
  • [访谈] 我访问的十一位著名学者 2017-11-10

    何兆武 2006年,何兆武先生的《上学记》出版,轰动一时。在这本书中,何先生讲述了他在西南联大读书时的情形,是在抗战那个特殊年代,一群流浪知识分子的生活。与钱锺书同样写...

  • [访谈] 科学是个好东西,唯科学论是个坏东西 2017-11-10

    钱乘旦何谓“科学” 《辞海》里对科学的定义是:运用范畴、定理、定律等思维方式反映现实世界各种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的知识体系。按研究对象的不同,可分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

  • [访谈] 从亲密到生分:陈寅恪与傅斯年的友谊 2017-11-10

    在陈寅恪研究中,陈与傅斯年的关系总感觉有些疙疙瘩瘩、不太清楚的地方。之前我们主要依靠的材料是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的《陈寅恪集·书信集》以及一些友朋回忆文章,还是感觉资料...

  • [访谈] 东边买书西边读 2017-11-10

    盛邦和,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研究所教授。 书房早已堆得满满当当 这些都是盛老师喜欢的书 盛老师刚完成的书稿 “日本思想大系”在...

  • [访谈] 推动我国世界史研究从知识型向研究型迈进 2017-11-10

    我国的世界史发展经历了规律探寻、空白填补后,研究型世界史得到长足发展。尽管每个阶段的世界史研究都有其主要的特征和侧重面,它们之间却是互相联系、互相支撑,裹挟在一起...

  • [访谈] 旧时代的理工男——吴寿彭:“稀有金属”的愤怒 2017-11-10

    商务印书馆的“汉译世界学术名著”哺育过中国几代学人与爱书人。熟悉这套丛书,特别是喜欢读亚里士多德的人,对吴寿彭这个名字不会陌生,因为亚里士多德的书,译文多出自其笔...

  • [访谈] 罗锦鳞、郭小凌、张弘对谈:缪斯的现代回响 2017-11-10

    沙龙B:缪斯的现代回响 摄影师:杨明 今天,古希腊艺术是否还能唤起当代人的共鸣?当我们观看《俄狄浦斯王》时,能否从中感到一种存在于自我认知中的强大力量?当我们站在《断...

  • [访谈] 与费孝通惺惺相惜的亚里士多德译者,为何后来行踪杳杳 | 2017-11-10

    使用搜索引擎,也只能找出这一张吴寿彭先生的照片。 让我更加好奇的是,别的那些从事西方哲学著作翻译的老一代学者都名声在外,如我们所读的柏拉图的著作的译者,不管是浙大的...

  • [访谈] 历史学家赵俪生点评25位名人 2017-11-10

    编者注:赵俪生(1917—2007),著名历史学家、教育家,1934年入清华大学外语系就读,积极参加一二·九运动,1935年加入左翼作家联盟,1937年参加山西新军任营指导员,后历任济南市政...

  • [访谈] 郭小凌:重读汤因比,感受智人遗产 2017-11-10

    导语:10月23日,文汇报社与上海人民出版社联合举办第105期文汇讲堂。中国世界古代中世纪史学会副理事长、首都博物馆馆长郭小凌主讲《我们今天为什么还要阅读汤因比》。复旦大学...

  • [访谈] “老神仙”陆谷孙:“绅”之风流,“士”之风骨 2017-11-10

    7月28日下午六时十分许,陆谷孙的遗体被送往殡仪馆。朱绩崧望着车辆开走的方向久久伫立。陆先生另一学生高欢上前安慰。 澎湃新闻记者 章文立 图 “你的名字不但会活在你的亲人们...

  • [访谈] 发挥史学家的桥梁功能 2017-11-10

    华中师范大学教授章开沅在近代史研究中长年耕耘,特别是在辛亥革命史、资产阶级与商会史、早期现代化(或称近代化)史、教会大学史、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史等领域付出更多,取...

  • [访谈] 我与翻译家吴寿彭为邻的一段往事 2017-11-10

    我国著名翻译家吴寿彭先生的遗著《大树山房诗集》,于2008年12月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发行。此书收集了这位被学术界称为“亚里士多德著作翻译第一人”一生创作的450余首诗词,内...

  • [访谈] 商务印书馆与我的希腊罗马史研究 2017-11-10

    1984年上半年,我完成在内蒙古大学历史系的硕士研究生复试,转道北京回芜湖时,第一次去了北京王府井大街上的新华书店。由于自己已经确定要从最初报考的世界近现代史转到世界古...

  • [访谈] 四大教授的故事——吴恩裕、曾炳钧、严景耀、戴克光 2017-11-10

    在北京政法学院建校初期,从 四校调来的教授中,有四位曾被合 称为“北京政法学院四大教授”。这“四大教授”分别是北京大学政治学 教授吴恩裕、清华大学政治学教授 曾炳钧、燕...

  • [访谈] 务虚就实︱谭徐锋:青年史学家的自我修养 2017-11-10

    【编者按】在华东师大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中国近代社会变迁研究中心教授杨国强先生的召集下,11月26、27日,“多样的变局——中国近三百年之转型”学术研讨会在沪举行。同去年...

  • [访谈] 现代西方民主制度的源头真的是古希腊吗? 2017-11-10

    12月3日,“西方政治制度发展史:跨学科的透视”学术研讨会在复旦大学光华楼举行。与会学者从政治学的角度对西方政治制度的发展史进行了分析和讨论。会议参与人数众多,涉及的...

  • [访谈] 王太庆:看不懂就是译错了 2017-11-10

    编者按 思想的传播与沟通从来离不开翻译。本文中,香港中文大学李连江教授从王太庆先生“看不懂,就是译错了”这句平淡箴言起笔,既分层列举分析了诸多让人“看不懂”的误译,...

  • [访谈] 回忆父亲罗荣渠先生 2017-11-10

    父亲罗荣渠(1927年8月—1996年4月),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1982年—1996年年在北大中关园度过了他一生最后的14年,也是他生命中最精彩的14年。 每当站在那棵十几年前栽种的柏树下,...

  • [访谈] 我的导师严侨 2017-11-10

    我在台中一中,最难忘的一位老师是严侨。 严侨是福建福州人,是严复的长孙。身材瘦高、头生密发、两眼又大又有神。三十一岁时到台中一中,那是1950年八月间,他比别的老师稍晚...

  • 首页
  • 上一页
  • 118
  • 119
  • 120
  • 121
  • 122
  • 123
  • 124
  • 125
  • 126
  • 127
  • 128
  • 下一页
  • 末页
  • 1312613
栏目列表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